第 1 頁:單選題 |
第 5 頁:多選題 |
第 7 頁:綜合分析題 |
第 8 頁:判斷題、簡答題、公文處理 |
第 9 頁:參考答案 |
三、綜合分析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2分.共18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有一到四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代表正確答案的字母在答題卡上涂黑。錯選、多選或漏選均不得分。
(一)
2007年10月初,重慶市某高校女生馬某由于與其同校的大學生男友林某在外出旅游途中同居,導致懷孕。事情發生后,學校依據原國家教委頒布的《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以及該校《違紀學生處罰條例》中關于“道德敗壞,品行惡劣”,“發生不正當性行為者,給予留校察看直至開除學籍處分”的規定,給予兩名當事學生勒令退學的處分。馬某、林某對該處分決定均表示不服。
61.如兩名學生就該處分申請行政復議,則復議機關是( )。
A.作出該處分決定的重慶某高校
B.重慶市教委、教育局
C.該高校的上級主管行政機關
D.頒布學生管理規章的國家教委
62.如兩名學生就該處分申請行政復議。復議機關改變了重慶市某高校的處罰行為。學生仍不滿意處理結果,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訴訟,則被告是( ),有管轄權的法院是( )。
A.該高校的上級主管機關;該高校所在地的法院
B.該高校的上級主管機關;該高校所在地的法院和該高校的上級主管機關所在地的法院
C.作出該處分決定的重慶某高校;該高校所在地的法院
D.作出該處分決定的重慶某高校;該高校所在地的法院和該高校的上級主管機關所在地的法院
63.對于該高校以原國家教委的規范性文件和高校的校規將學生開除的做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高校作出的處罰不符合法律規定,不可以開除學生
B.高校對自己的學生有自主管理權。所以有權開除學生
C.高校的決定屬于行政處罰。是否生效須經有關部門認定
D.高校開除學生需報請上級相關部門,經同意后方能開除學生
64.關于人民法院是否應受理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法院不應受理本案,因為該行為不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B.法院不應受理本案,因為學校有權管理自己的學生,開除并不違法
C.法院應該受理本案,因為對學生的處理是行政處罰行為
D.法院應該受理本案,因為該案件不屬于行政訴訟法所排除的內部行政行為
65.對于學生的訴訟請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名學生可以獲得國家賠償,因為自身的教育權益被侵害
B.兩名學生不能獲得國家賠償,因為該案不屬于國家賠償的范圍
C.兩名學生可以獲得國家賠償,因為該案件學校違規作出決定
D.兩名學生不能獲得國家賠償,因為該學校不是國家賠償的主體
(二)
十年前,我國經濟在總體上出現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某鞋廠實行了一些新的生產和營銷策略,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其材料如下:
材料一:在有效供給上做文章
他們認為,現在的市場不能僅僅用供大于求四個字來概括,不適應市場需求的無效供給過多,而適銷對路的有效供給不足,才是對當前市場供給狀況的準確把握。在供過于求的大市場里也有供不應求的產品,明智的企業家就在于創造出這種產品。于是他們著手在有效供給上做文章,實行產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風格分流,三是檔次分流,四是市場零售與團體消費分流,五是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該廠產品的市場應變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材料二:在市場開拓上下功夫
他們認為,生產出好產品是開拓市場的基礎,沒有好產品就沒有好市場,但是光有好產品,還不一定有好市場,有了好產品以后;還要加強企業產品的市場建設。他們從柜臺形象的樹立、戶外廣告的設置和強化服務功能等三個方面大力進行市場建設,使生產(產品)與銷售(市場)比翼齊飛,鵬程萬里。
材料三:實行一區一策
他們認為,統一的大市場也有區域的差異,市場的共同規律是以各地區不同的特點表現出來的。他們把銷售總公司分為南方總公司和北方總公司,同時把分公司化小,由原來的5家分公司裂變為28家分公司,一個公司只管一個省份的銷售,每個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銷售策略。這種小公司大市場和一區一策戰略大大增強了產品的市場滲透力。
66.在上述三個材料中,某鞋廠分別處理的主要矛盾關系是什么?( )
A.供大于求與供不應求的矛盾
B.生產與銷售的矛盾
C.統一大市場與區域差異的矛盾
D.無效供給與有效供給的矛盾
67.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一中所講到的無效供給和有效供給的關系是( )。
A.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轉化的關系
B.我國的商品市場中同時存在不適應市場需求的無效供給過多和適銷對路的有效供給不足
C.人們通過創造一定的條件,可以促使無效供給向有效供給轉化
D.無效供給和有效供給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
68.通過材料三,說明該企業是怎樣運用辯證法分析、解決矛盾,來增強產品的市場滲透力的?( )
A.具體地分析了統一大市場中的區域差異
B.實行一區一策,從而大大增強了產品的市場滲透力
C.用好產品開拓市場
D.樹立全新的企業形象
69.買方市場的主要特征包括( )。
A.市場商品豐富,貨源充沛,消費者能夠任意挑選商品
B.顧客能夠獲得滿意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
C.賣者積極開展促銷活動
D.賣者之間在各個方面展開激烈競爭
70.對賣方市場理解正確的是( )。
A.商品供給量少
B.商品價格呈上漲趨勢
C.買方對商品沒有選擇的主動權
D.賣方只關心產品數量,很少考慮市場需求
(三)
材料一:1687年,牛頓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765年一種全新的蒸汽機在瓦特的
手中誕生了,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出版。如果說,牛頓為工業革命創造了一把科學的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那么,亞當·斯密則是揮動一只看不見的手,為工業革命的推進創造了一個新的經濟秩序。
材料二:在美國商務部的大門口刻有林肯總統的一句話:“專利制度就是將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美國人第一次把專利權寫入了憲法。
美國人在工業領域最富革命性的創造,是“福特式生產方式”的出現,就如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誕生了現代意義的工廠,福特的這一創造成為人類生產方式變革進程中的又一個里程碑。
材料三: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象征著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來臨,美國率先占領了信息時代的制高點。
今天,美國在科研和開發上的投入仍居世界首位,相當于其他最富裕的西方7國的總和,使美國保持創新活力的,還有它的四千多所大學和70%的高等教育入學率。美國所擁有的全世界最龐大的高等教育系統,使它獲得了信息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71.“瓦特拿著這把鑰匙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這句話說明瓦特開創了( )。
A.生產—技術—科學模式
B.技術—生產—科學模式
C.科學—生產—技術模式
D.科學—技術—生產模式
72.“福特式生產方式”的基本特征是( )。
A.產品創新
B.工藝創新
C.市場創新
D.組織創新
73.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是指( )。
A.資源分配模式
B.宏觀調控政策
C.市場運行規律
D.對外貿易戰略
74.林肯總統那句話,說明專利制度的特征有( )。
A.激勵創新
B.促進模仿
C.提倡復制
D.保持發明
75.根據上述資料,可以歸納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本條件有( )。
A.科技創新
B.市場經濟
C.專利復制
D.教育改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