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一、八七會議
為了徹底清算并糾正黨在過去工作中的嚴重錯誤,決定新的方針,中共中央于l927年8月7日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即著名的八七會議。
二、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
八一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于中國江西省南昌,由中國共產黨勢力的軍隊針對中國國民黨的分共政策而發起的武裝反抗事件。
廣州起義,1927年12月11日,在廣東省委書記張太雷和葉挺、葉劍英等領導下發動了廣州起義。
三、工農武裝割據
1928年10月5日,毛澤東寫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一文,以及同年11月25日,他寫給中共中央的報告即《井岡山的斗爭》,對上述問題作出了明確而詳細的回答,創造性地提出并闡明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武裝斗爭為主要斗爭方式、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以根據地為戰略陣地的思想,三者密切結合,是紅色政權建設的總概念。
四、中共六大
為了認真總結大革命失敗以來的經驗教訓,確定革命斗爭的路線和任務,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國共產黨在蘇聯莫斯科召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代表142人,其中有表決權的84人。
五、農村包圍城市路線的形成
在各根據地不斷發展的情況下,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瑞金舉行的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
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的原因。
六、遵義會議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黨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力量解決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
遵義會議的偉大意義。
七、瓦窯堡會議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陜北瓦窯堡召開了政治局會議。會議通過了《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議》,批評了“左”傾關門主義,決定建立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八、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1949年3月5日至l3日在中國河北平山縣西柏坡舉行,參加會議的有中央委員34人,中央候補委員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