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務員面試中,綜合分析某個現(xiàn)象是必出的題。這種類型的題目中可以分為積極現(xiàn)象類、消極現(xiàn)象類和辯證類。其中辯證類題型要求我們對某個問題辯證的看待,既要看到合理的一面,又要看待不合理的一面。在此我們回顧一道經(jīng)典題目:
【例】政府決策,要請群眾代表參加,但公務員不能參加,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1.政府的每一項決策都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那么請群眾代表參加這種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因為這樣可以傾聽民意,為政府作決策提供更多方面、更多層次的信息、意見和建議,作為政府決策的參考依據(jù),從而能進一步保證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也為以后的執(zhí)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2.但是政府決策明確規(guī)定不讓公務員參加,我認為有矯枉過正的嫌疑,此種做法值得商榷。因為政府決策參與權是公民應享有的政治權利。那么公務員作為公民的一員,他自然享有這項權利。其次,政府邀請群眾參加決策、獻言獻策,是想聽到各個階層、。各個行業(yè)的聲音,那么公務員作為一種職業(yè),這一行業(yè)聲音自然不可或缺。再次,公務員作為國家公權力的擁有者,作為國家事務的管理者。他們可以站在國家的角度對國家管理提出意見建議,一個政府決策,它涉及到的是方方面面的群體利益,自然,任何一個方面都不可或缺。
3.針對以上原因,我認為要確保政府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有效性,首先,它要邀請各個行業(yè)、各個階層的代表獻言獻策,當然它包括公務員,只是在決策涉及到享有某一方面職權的公務員時,可以要求這些公務員回避。另外,要通過平日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公務員的政治素質(zhì),增強社會責任感,使其在獻言獻策時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利益群體,發(fā)出真實、可行、可信的聲音。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