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變通”頗費腦筋 只緣舊轍難改心難安
基層官員內心其實十分認同轉作風的必要性,之所以琢磨“變通”的方法,是因為心里不踏實。
“雖說一到年底林林總總的巡視組、檢查團、督導組加重了縣里的負擔,但是哪個都得罪不起。如果檢查沒有通過,我們的壓力就大了。不宴請、不迎送,心里不踏實,所以有時想方設法隱蔽地表達一下,也是在所難免。”西部邊境縣的一位副縣長說。 在采訪中,這種“不踏實感”記者多次聽基層干部說起。一位基層干部給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前段時間,他們市的市委書記到一個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突擊檢查,輕車簡從,并明確要求縣領導不能給鄉(xiāng)鎮(zhèn)打招呼、也不能陪同。但是縣領導哪能放心得下?就率領相關部門的領導在山頭的另一邊等著,既不讓市委書記看到,又能隨時觀察風吹草動。
一些基層干部的“不踏實感”還來自于以往的一些“教訓”。
一位縣委書記在電話中對記者說:“幾年前,曾經有一位領導到我們縣檢查工作,打電話過去請示,領導的秘書說不用安排迎接,我們就沒有到地界處迎接,而是在縣城等候。這位領導到了縣城后,我們趕緊跑到車窗前問候,結果這位領導連車窗都不開,整個調研過程臉色都不好看,我們也是一路惴惴不安。”
“這次事件后,縣里得了一個很大的教訓,領導說不用迎送了,我們也不能完全當真,而是要用心揣摩。”這位縣領導說。
相關專家認為,長期以來一些基層干部形成了不正常的官場心理,將個人升遷和對上級領導的迎來送往關聯(lián)起來,現在雖然提倡轉變作風,中央領導也率先垂范,但這種官場心理的轉變有一個過程。
完善監(jiān)督機制求長效 勿讓不正之風“隱性化”
不讓送禮,那我就搞評獎,以獎金的形式送;不讓給公務員發(fā)年終獎,那我搞運動會,發(fā)鞋、發(fā)衣服;調研時不讓收受土特產,那我就私下送到家里去……
一些基層干部表示,一些地方之所以變著花樣行不正之風,主要還是缺少監(jiān)督。這些不正之風一則不引人注目,二則披著各種合法的外衣,紀委很難監(jiān)督到,普通群眾也不知情。監(jiān)督一旦缺位,“八項規(guī)定”的落實可能就會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