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考試中,主觀題考試以綜合寫作題目居多,題目要求結合給定材料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有些題目在要求中明確規定寫論述性的文章,有些題目不做文體上的要求。對于這類無文體要求的寫作題目,中公教育專家薛香凝老師建議考生要寫成議論文,因為題目通常要求“觀點明確”,而只有議論文能夠最有效,最直接地表達觀點。
根據歷年的閱卷規律可知,綜合寫作的閱卷標準有以下四個要素:立意、結構、語言、卷面。
一、立意:如果當做動詞,就是閱讀材料、確立文章中心論點的過程。如果是名詞,立意指的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總論點。
在閱卷的時候,首先要看立意是否準確,即能否準確概括命題人的意圖。這要求考生能夠通過材料,抓準命題人的觀點和態度,要透析命題人需要考生寫出怎樣的文章。例如,有些題目要求寫一篇“對策性”的文章,那么考生就必須在文章的大部分內容里討論解決問題的對策。
立意的第二個要求是鮮明,能夠讓閱卷者在閱卷時迅速發現文章的中心思想。這就要求考生把總論點放在文章的明顯位置,例如標題、開頭和結尾的位置都是比較重要的,要在這三個位置不斷地體現總論點。并且注意表達的技巧,不但把觀點句放在明顯的位置,而且學會使用不同的語句表達相同的觀點。
立意的第三個要求是明確,表達要清楚不能模棱兩可。有些考生習慣將文章分論點總結作為文章的總論點進行論述,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總論點是文章的核心觀點,要起到統領分論點的作用。有分論點而沒有總論點,有多個觀點而沒有概括文章觀點的總結性語句,那么文章就缺乏靈魂,觀點就不夠集中和明確。
二、結構:文章必須要有完整而清晰的結構,體現作者的邏輯性和文章的條理性。
結構首先要做到完整。應試的議論文通常采用總分總式結構。“總分總”是要通過段落和內容同時體現出來:開頭點題,結尾扣題,中間的段落從不同角度論述總論點。這種總分總結構總被誤認為模式化和套路化。但實際上,模式化和套路化是從文章內容而言,如喊口號、說空話、假大空的表述等,跟結構無關。
此外,結構還要體現出勻稱的特點,勻稱主要是通過段落字數的安排來體現。通常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相對比較短小,且開頭和結尾的字數要相當。中間的幾個段落相對開頭和結尾內容較多,而中間的段落之間字數也要保持均等。例如800字左右的作文,如果將結構設置為五個段落三個分論點,可以將開頭和結尾各設置150字左右,中間的三個分論點各用220字左右。
三、卷面:是考生給閱卷者的第一印象,要保持干凈整潔。
盡量少改動。小學和中學時學過的改病句、改作文的符號最好不要使用,比如刪節號之類的符號。錯一個字或兩個字可以劃掉,但是劃一下或兩下即可,或用括號重新寫一個正確的。
部分同學字體難看,短時間內難以改正,考試時可以盡量做到認真書寫,態度決定一切。
四、語言:語言最能夠體現出作者的文采和水平,也是區別文章等級的一個重要標準。
語言必須規范。建議參考評論文章、專家作品、政府網站文章,學習規范的語言應該如何表達。盡量避免口語化、網絡語言、半文言之類的表達方式。
語言規范的基礎上還要做到生動有文采。大部分考生平時較少寫作,對于考試而言,語言的駕馭能力難以短時間鍛煉,可以在備考時做一些素材的積累,例如學習一些成語的運用、背誦一些名言警句,另外在練習寫作時可以嘗試運用一些修辭方法等。
總而言之,在事業單位考試中,由于題目本身的特點,很多考生在備考階段,傾向于客觀題的練習,忽略了主觀題的備考。然而僅僅從所占分值看,主觀題就不容忽視,而且在解題方法,備考策略方面有一定的規律性,能夠幫助考生短時間提高分數。因此,只有把握主觀題的閱卷規則,才能寫出高分作文,才能在考試中一馬當先,順利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