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答要求:
針對近期低俗電視節目泛濫的現象,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準備進行一次大規模整治行動,請你結 合給定資料,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工作人員的身份,為此次整治行動草擬一份宣傳綱要。
要求:①提綱挈領地陳述有關宣傳內容;②通俗易懂,表達準確,使社會各界關心、支持此次整治行 動;③不超過400字。
解題點撥
2010年7月23日,胡錦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引導廣大文化工作者 和文化單位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 俗之風。這是近年來中央最高層首次明確強調抵制“三俗”之風。2012年2月15日,根據《中共中央關 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 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再次強調要加 強社會主義核心體系建設,促進社會主義文化體制改革等內容。
從給定資料可以看出,低俗電視節目泛濫,主要原因是廣播電視節目從業人員唯收視率是瞻,相關部門監 管不力,缺乏社會監督等。應內外并舉,加強自律和他律,建立相關制度,嚴厲抵制低俗電視節目。
答題時,要注意寫作內容的側重點,寫作格式的規范化,以及題干為應試者設定的特殊角色。
參考答案
關于開展低俗電視節目整治行動的宣傳綱要
近期,地方電視節目中出現大量低俗相親節目和候樂節目,對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產生了嚴重惡劣影
響。因此,整治低俗節目,抵制不良文化,刻不容緩。
整治低俗節目,需要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進行全方位治理。一方面,廣播影視節目從業人員應堅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更好地服務觀眾為宗旨,理性對待收視率,不能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同時,網絡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應充分發揮其輿論監督作用,引導公眾自覺抵制低俗節目。另一方面,要制定低俗節 目標準,建立嚴格有效的電視節目監管制度和分級制度,加大對低俗節目的懲罰力度。此外,廣電系統 應建立有效的問責制和頻率退出機制,堅決取締低俗節目。
低俗節目整治行動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健康社會文化環境的重大舉措,是正確引導民 眾、服務觀眾的重要措施,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多種途徑, 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確保宣傳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續性。
拓展范文
堅持科學發展觀增強文化軟實力
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下,文化軟實力日益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 文化體制改革,提升文化軟實力,是我國面臨的一項重大現實課題。自黨的十五大以來,我國出臺了多 項舉措,推進社會主義文化核心體系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體制改革,已取得了豐碩成果。
然而,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明顯偏弱,文化創造力不足,文化凝聚力不強,在許 多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因此,我們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注重發揮自身文化優勢,積極學習和借 鑒國外成功經驗,激發全民族的文化創造力,不斷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從而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 主動。具體地說,應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之 一,其強弱主要取決于人們對社會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程度。人們對社會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程度越深,民 族凝聚力則越強,反之,民族凝聚力則越弱。因此,我們要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 思潮的有效途徑,主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 響,不斷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
第二,加速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提高我國文化的總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發展才是硬道理, 我們要開闊發展思路,更新發展理念,拓寬發展途徑,激發文化創造力,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全面 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首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積極的產業政策和合理有序的市場 化運作,充分發揮國有文化企業的骨干作用,充分利用民營企業投資文化產業的積極性,迅速壯大我國 文化產業的規模。其次,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骨干企業和戰 略投資者,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品牌。
第三,提高文化傳播能力,擴大我國文化影響力。文化影響力受制于兩個因素:一是內容的獨特魅 力,二是傳播范圍和途徑。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不僅要不斷豐富和創新文化內容形式,而且要花大力 氣提高文化傳播能力。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努力使互聯網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陣地、 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平臺和人們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間。
第四,調動社會力量投身文化建設,激發公眾文化創造力。物質財富的創造依靠人民,精神財富的 創造更要依靠人民。人民群眾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體,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 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則,不斷激發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潛能。同時,要調動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 發揚民主精神,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大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文化發展環境。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既彰顯著過去文化的厚重,又預示著未來文化的繁榮。站在新 的歷史起點上,隨著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在文化軟實力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中華文化必將迎來更加燦 爛的明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