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給定資料 |
第 6 頁:作答要求 |
第 7 頁:參考答案 |
《準則》是規范黨員領導干部的重要基礎性法規,涵蓋了行政權力行使中極易滋生腐敗的各個領域,可以說,《準則》明確了哪里是“不能入”的禁區,哪些是不能觸的“高壓線”。如果黨員領導干部財迷心竅、官迷心竅、色迷心竅,走入禁區,觸動“高壓線”,就必然受到黨紀國法的嚴厲懲罰,輕則名譽受損,重則身敗名裂、斷送前程、禍及家人。因此,每位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對《準則》存“敬畏心”,抓好《準則》的宣傳學習,把《準則》熟記于心,全面、透徹、深入地領會其精神實質,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此外,還必須將形成的理念用于實踐,做到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和社會交往中自覺踐行廉潔從政,真正做為民、務實、清廉的黨員領導干部。
《準則》約束的主要對象是黨員領導干部,規范的主要是領導干部的從政行為。一言蔽之,就是對權力的約束和規范,要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領導干部要規范、正確行使自己手中的權力,就必須用一顆“平常心”看待自己手中的權力。要清醒認識到“做官一張紙,做人一輩子”,權力來自人民,權力是用來為人民服務這些基本道理。同時,更要清楚認識到權力是柄雙刃劍。正確地行使權力,則群眾喜、事業興、己光榮;錯誤地行使權力,甚至濫用權力,則群眾怨、事業損、聲名敗,甚至成為人民的罪人。清人申居鄖說得好:“做官時,要往前日想一想,我原不是官;又要往后想一想,我不能常有此官。尋取真我,方有著落。”
作為領導干部,經常要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如果不能頭腦清醒,保持一顆“明白心”,就會為物欲所惑,為名利所困。領導干部如果不能正確地對待誘惑,唯利是圖、見利忘義、利令智昏,勢必走上以權謀私的邪路,最終誤黨、傷國、損民、害己。所以,作為領導干部,要經常用《準則》為自己的行為敲警鐘。要像古人那樣“一日三省吾身”,自重、自省、自尊、自勵,正確對待個人利益,自覺防止私欲膨脹,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時刻關心群眾的疾苦冷暖,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絕非分之想,拒非分之物”,不為物欲所惑,成為一個堂堂正正,廉潔奉公的人民公仆。
7.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強調,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和反腐倡廉建設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大力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的積極作用;堅決反對腐敗、嚴厲懲治腐敗分子,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第四次廉政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了當前廉政建設的形勢:“目前反腐倡廉工作與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較大差距。腐敗現象在一些領域仍呈易發多發之勢,一些案件觸目驚心,影響極為惡劣;貪污腐化、奢侈浪費的問題屢禁不止。”因此,現階段廉政建設工作形勢依然嚴峻,我們更應該把握關鍵,從分析造成廉政建設現實困境的原因入手,深入推進廉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