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知識產權,概括的說,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其在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等領域內,主要基于腦力勞動創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知識產權的特征有:1、無形財產權。2、確認或授予必須經國家專門立法直接規定。3、雙重性:既有某種人身權(如簽名權)的性質,又包含財產權的內容。但商標權是一個例外,它只保護財產權,不保護人身權。4、專有性:知識產權為權利主體所專有。權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經權利人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別規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這種權利。5、地域性:某一國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領域內發生法律效力。6、時間性:法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規定一定保護期限,知識產權只在法定期限內有效。
【申論模擬題】
請以“知識產權”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申論答題要點】
我國知識產權工作存在如下問題:
1、申請數量偏少。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專利申請量只是日本的1/8,美國的1/5,韓國的1/2。社會公眾缺乏知識產權意識,很多可以獲得知識產權的成果,因為不知道申請專利,白白流失。更多科技項目,立項前不進行專項年審,使成果落入他人之手,把自己的發明創造拱手讓人。
2、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多數行業和企業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基本上依賴國外,缺乏能夠支撐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技術升級的技術體系,特別是缺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存在著產業技術空心化的危險。
3、知識產權屢被侵犯。國內盜版音響制品、印刷品屢禁不止;許多“國家馳名商標”在國外被人搶注。
原因:
1、人們知識產權意識比較薄弱的狀況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尊重他人知識產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普遍缺乏;對國際規則了解還相當貧乏,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參與市場競爭尤其是國際市場競爭的準備和經驗不足。
2、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的嚴重影響。這既不利于改善引進外資環境、提高引進外資質量,也不利于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匹配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
3、中介機構發育不成熟,知識產權信息的傳播與服務還不能適應中國經濟、貿易、科技、社會發展的需求。
4、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體系還不夠完善,對現有的法律、制度執行的力度也不夠。
解決辦法:
1、加大相關法律法規和知識的宣傳工作。增強人民群眾維權意識;企業要重視自主創新重視知識產權工作;
2、發揮行業協會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作用。科技、經濟、文化領域的各類行業協會以及專門的知識產權社會團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是推動知識產權法律實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應大力加強其培養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和對人民群眾宣傳普及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的工作。
3、進一步完善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機制。完善國內的法律,加強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加強對知識產權法律實施的監督、檢查工作,建立日常監督和重點檢查相結合的機制。
4、建立各部門的協調配合機制。保護知識產權是一項涉及立法、司法、執法和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綜合性工作,各有關部門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以形成統一、協調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5、建立對企業自身切實有效的內部制度(比如獎勵機制保密制度等),主要是要形成一個法律、外部強制性規范和內部管理制度相結合的體系,并要保證它是一個動態的、根據現實情況的變化不斷做出調整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