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沈陽公安全面介入,拖欠的940萬元工資款終于發放到農民工手中。
“沒想過走司法程序,打官司么?”1月14日,記者問王廣東。
“打官司,先不說有沒有錢。就算有錢打贏了官司,執行那么難,能把錢要來?”王廣東反問道。
“十二五”末實現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
2011年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八),對“惡意欠薪”入罪作了明確規定。據不完全統計,這項旨在打擊惡意欠薪、保護勞動者權益的法律條文,自生效以來,在全國范圍內已有80余名企業主被依法入刑追責。
“什么是‘數額較大’、什么是‘嚴重后果’都沒有明確的認定標準。”鄒震說,由于法律的規定還比較原則,造成惡意欠薪入罪條款難以進一步落實。下一步,全總將推動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惡意欠薪入罪的司法解釋,細化認定標準,增強可操作性。
沈陽市公安局的警官孫波介紹,“惡意欠薪”入刑后,沈陽市公安局出臺了指導意見,警方接到農民工報案后,對開發、建筑等公司、企業和個人,涉嫌合同詐騙、職務侵占、挪用資金、拒不執行有關農民工工資的判決、裁定的行為,將一查到底,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截至目前,刑拘了49人,法院判決3人。
討要工資需要動用公安的力量,這多少讓人覺得有些無奈。
幾天前,人社部、國家發改委等12個部門聯合召開視頻會議,會議明確,對10人以上的集體勞動報酬爭議,要當天立案并加快結案,其中人均涉案金額1000元以上的案件,要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掛牌督辦。
鄒震說,農民工工資發放實名制、通過銀行發放農民工工資等辦法,尚處于逐步擴大實施范圍的階段,制度效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全總正在參加《企業工資支付保障條例》等相關法規的制定工作,從法律上規范企業的工資支付行為,努力實現“十二五”期末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