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群眾支持,大多數基層干部也十分擁護。
安徽祁門縣縣長楊龍說:“反對大吃大喝,有三重效益,一是財政省錢,二是干部心里輕松身體受益,三是工作效率提升。”陜西省委常委、紀委書記郭永平說:“陜西百姓前些年有句順口溜‘小汽車像頭狼,進村就殺一只羊’,干部進村了,群眾就要殺雞宰羊,影響多不好。吃喝看起來事小,實際是關系干部作風、干群關系、人心向背、黨執政根基的大事。”河北省徐水縣安肅鎮黨委書記李建軍說:“吃飯接待對不少干部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負擔,‘八項規定’實際上給我們不參與大吃大喝提供了充分的依據。”
河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顧六寶說:“反對大吃大喝以前一些地方也搞過,但往往成為一陣風,這次效果明顯不同。”徐培棟說:“這次是自上而下,總書記親自抓,全國上下認識統一,行動一致,創造了一種氛圍和一種環境,所以政策執行起來就很有效率。”安徽省財政廳副廳長朱長才說,上級帶頭,一級做給一級看,是最有力度的執行方法。
面臨“關口期”考驗
雖然反對大吃大喝、杜絕公款浪費取得了良好效果,也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但記者感到,“是不是一陣風”的觀望情緒在基層仍有一定市場,“拍一下會不會彈得更高”的“拍皮球擔憂”也一定程度存在。基層干部普遍認為,當前,政策執行正處于一個“關口期”,堅持下去,則一舉而數得;半途而廢,則得不償失。
一些基層干部認為,現在公務接待出現轉移到高檔會所、單位食堂等苗頭,“反對公款吃喝影響內需”“減少接待影響招商引資”等言論也陸續出現,這標志著政策落實進入“關口期”,今后半年時間能否堅持住,將是政策成敗的關鍵。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遏制公款吃喝在一些地方、一些單位有成功實踐,過程中都會經歷一個“關口期”。據介紹, 政策措施在真正落實前,多會經歷4個時期,即“執行期”“觀望期”“反彈期”“關口期”。
安徽祁門縣的干部說,政策提出后,短期內相關人員會跟風“執行”,隨后會“觀望”,然后可能“反彈”,如果政策繼續嚴格執行,“反彈”無力,則會進入“關口期”。這個時候總結經驗、進一步建立長效機制就很重要,否則一些人就會采取鉆制度漏洞、叫苦、工作拖拉等方式,試圖通過“軟磨硬泡”,迫使“上面”讓步。
陜西、安徽、江蘇的基層干部反映,度過“關口期”,頂住了壓力,新風就會成為干部的一個自覺習慣;沒有頂住,則會反彈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