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新風迎“關口期”考驗
一段時間以來,本刊記者在多個省市采訪調研,明顯感到一股“節儉新風”撲面而來。絕大多數基層干部認為,中央嚴控公款吃喝、杜絕公款浪費不僅節約了經費,而且成為轉變干部作風、改善政府形象、密切干群關系的重要舉措,必須長期堅持下去。當前,相關措施的落實正處在重要“關口期”,頂住反彈壓力面臨的考驗不小。
“吃喝少多了”
采訪中,基層干部反映最多的是“吃喝少多了”。
山東省濱州市紀委副書記劉冠明說:“嚴控公款吃喝效果非常好,一些大的飯店以前車水馬龍,公車很多,現在門口基本看不到公車,這是一個積極的變化。”
河北省某縣農業局長說:“我的直接感受是頭腦比原來清醒多了!原來一周總有三五次‘接待酒’,幾乎天天都有點昏頭昏腦的感覺,今年春節后喝了幾場酒,扳著指頭都能數過來。”
酒店老板的感受更加深切。祁紅國際大酒店是安徽省祁門縣檔次最高的酒店,董事長程杰對記者說:“酒店有25個餐飲包間,1個大宴會廳和1個西餐廳,最多能接待900人。現在,一天只有兩三個包間被預訂。”
公款吃喝大幅減少的背后,是干部心態從“以飯局多為榮”到“以飯局少為榮”的轉折性變化趨勢。
記者采訪中接觸到各省市近200名基層干部,聽到最多的話是“現在不愿意到外面吃飯,一是中央有規定,二是自己也不喜歡”。一些干部說:以前許多領導干部都喜歡炫耀自己飯局多,現在反過來了。
山東省高青縣委書記徐培棟說:“現在上下形成了共識,都以‘節儉’為榮,基層干部的生產力也解放出來了。”江蘇、河北、山東等省群眾紛紛反映,現在幾乎看不到干部喝得面紅耳赤,到辦公室找人辦事也方便多了。陜西省丹鳳縣溫池村村民張斌勇說:“現在到鎮里找干部辦事一般都能找到人,因為領導們中午都在食堂吃工作餐。”
“我打心眼里支持中央規定”
陜西農民劉書堂說:“干部吃在嘴里,百姓看在眼里,反感在心里。大吃大喝實際上吃掉的是民心。”在中央大力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后,一場民間自發的餐桌“光盤行動”便風行全國。“只有順民意合民心的好決策,才能振臂一呼而應者如云。”一位高校宣傳部長說。
記者了解到,即便是一些所謂的利益直接受損者,也對中央的措施表示真誠擁護。祁紅國際大酒店董事長程杰對記者說:“酒店生意雖然短期受影響,但我打心眼里支持中央規定,為什么?因為我是納稅人啊。一些干部天天拿著我們交的稅錢大吃大喝,我心里其實很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