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點撥
“十二五”時期,金融改革與發展不僅對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健全金融體系自身十分重要,也對我國經濟轉型和趕超發展關系重大,影響深遠。因此,在考慮金融機構自身的需要的同時,還要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綜合權衡金融服務需求方和金融服務提供者的利益與需要。要把對國內企業和公眾的基本金融服務放到更加優先的地位,著力增強金融體系的服務功能,要以服務金融為重點,穩步發展衍生金融,加強和保障基本金融服務,全面提升金融業的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
給定資料簡單介紹了我國民營企業已取得的成就,以及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了目前情況下的發展瓶頸,如融資難、成本高、技術落后、招工難等;分析了應對民營企業困境的方法,對于民營企業自身來說,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對于金融機構來說,要加大對民營企業
的扶持力度,對于政府來說,要做好政策引導和宏觀調控工作。
本題是一道綜合分析類試題,應試者在答題時要注意題目設置的角度,即政府在促進民營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切不可言他。另外,還要注意分析問題的全面性,做到簡明扼要,切忌深人剖析。
參考答案
在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政府應當發揮以下作用。
首先,為民營企業創造和諧的市場環境。政府要將民有企業與國有企業同等待遇,凡涉及民營企業的相關事項,要同國有企業一樣依法盡快辦理,不能故意對其設置障礙,從而保證民營企業能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自由發展。
其次,加強對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對于民營企業資金困難,政府要從減輕稅負、建立補償基金等多方面出臺優惠政策,幫助其順利融資,進行產業轉型,推動民營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最后,加強對民營企業發展的指導。政府可通過舉辦座談會等多種方式,多與民營企業進行交流,深人了解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巳經出現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對其給予及時的指導,以鋪平民營企業的發展之路。
拓展范文
“小灶”勿忘小角色
中國銀監會出臺的《關于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通知》共包括十條(簡稱“銀十條”)。這是監管部門為防止小企業“斷血”而采取的優惠差異政策,是給小企業開的融資“小灶”。不過,小企業群中的“小角色”——農村小微企業能否從這一“小灶”中分得一杯羹?這不僅關系到農村小微企業的生存和犮展,也是農村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降低貸款集中度,履行社會責任的良機。
全國工商聯最近對廣東、浙江、江蘇等16個省的調研顯示,中小企業特別是農村小型、微型企業面臨的狀況堪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中國銀監會5月下旬在浙江的考察也表明農村小微企業的利潤空間在壓縮,生存狀況不容樂觀。
在這一危難時期,中國銀監會出臺“銀十條”,對小企業實施優惠差異政策。商業銀行落實此信貸政策時,更應堅持“區別對待、有扶有控”,在扶持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具有成長性的小企業時,千萬別忘了農村小微企業。
依筆者之見,農村金融機構應該以縣域為單位,立即進行農村小微企業全面排查,對因一時“斷血”而出現危機的小微企業應當盡快“輸血”,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同時,對農村小微企業的貸款進行一次全面檢查,著力檢查是否存在因為財務報表不規范、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導致過度提高貸款利率,變相收取管理費、咨詢費,“扣存放貸”、要求將貸款額的一定比例用于購買銀行指定的金融理財產品等亂象,使小微企業銀行融資成本不堪重負。
事實上,農村小微企業就算能夠貸款成功,其利息成本也是負擔過重,以至于小微企業無錢購買先進設備、改進工藝、開發新產品,無力轉型升級。通過檢查進一步規范貸款運作,將農村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界定在合理的區間。
此夕卜,要借“銀十條”的政策優勢,適度降低農村小微企業貸款門檻,讓更多的小微企業能進入銀行融資,并努力改進放貸流程,以適應農村小微企業融資“短、頻、快”的需求,落實對農村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比率差異化考核,適度提高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容忍度。
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亦要幫助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機構落實“銀十條”,制定激勵措施,凡對農村小微企業融資作出突出貢獻的商業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要給予獎勵表彰、兌現“銀十條”中為小企業貸款不納入存貸比考核范圍的規定、增設網點等。同時,也要設法幫助農村小微企業健全財務報表,創新貸款抵質押方式,對接與金融機構的信息等,以提升農村小微企業的融資能力。
(摘自《瞭望周刊》2011年第27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