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回放】
7月23日20時50分許,在大興區科技路公交車站發生一起惡性案件。兩名駕車男子因不滿一名推著嬰兒車的女士擋道,雙方發生爭執。爭執過程中,一名男子將該女士打倒后,又將嬰兒車內的女童摔在地上,導致女童嚴重受傷,后搶救無效死亡。
案發后,北京市公安局成立專案組開展偵破工作。經細致走訪,專案組很快鎖定作案嫌疑人。24日15時許,在案發18小時后,專案組將隱匿在房山一溫泉會館內的嫌疑人韓某(男,北京市豐臺區人,曾因盜竊罪被判刑)抓獲。另一名嫌疑人李某(男,北京市海淀區人,曾因搶劫罪被判刑)于7月25日中午到大興分局投案自首。
7月29日,市檢一分院以涉嫌故意殺人罪對摔女童的犯罪嫌疑人韓某依法批捕,以涉嫌窩藏罪對駕車幫助韓某逃離作案現場的李某依法批捕。
【律師分析】
對于此類惡性案件,法院一般會怎么判?記者采訪了北京尚權律師事務所刑辯律師張青松。張律師表示,韓某涉嫌故意殺人罪,根據之前媒體報道的犯罪事實,加上其本人有犯罪前科,要么被判死刑,要么死緩或者無期徒刑。
張律師告訴記者,根據刑法規定,故意殺人罪是惟一一個從重往輕量刑的罪行,也就是說首先考慮的是死刑,接著才是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十年以上。因為人的生命權是最大的,任何人都無權侵犯。世界各國對故意殺人罪的量刑都是很重的。
由于此案是因為小爭執引起的惡性犯罪,張律師提醒,有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發生糾紛,應該盡可能保持克制和理性,因為一個細微的動作或語言往往能激起人的憤怒,導致其失去理智。很多暴力或嚴重暴力案件,都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細節問題引發,所以保持謙讓往往能避免惡性案件的發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