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雙軌制”是怎么形成的
計劃經濟時期,我國企業基本上都是國有性質,企業職工是“單位人”,在職時的工資、退休后的養老,完全由單位負責。
統賬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在企業大規模覆蓋是從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的。當時,我國國有企業普遍出現經營困難,許多企業發不出退休金。在此背景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加快擴面,并提出了“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任務目標,解決職工“領不到養老金”這個最突出的矛盾。
企業職工養老從“單位保障”邁向了“社會保障”。在這個階段,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也進行了研究探索,但改革進程相對滯后,仍實行單位退休養老制度。
改革的不同步,兩種制度在籌資方式、待遇計發調整和管理方式上均不同,形成了所謂的養老“雙軌制”。
【改革方案】
今年4月新一屆政府各副總理分工落定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多項重點領域改革作出部署。其中,在收入分配改革的大框架下,分管社會保障的副總理馬凱向人社部下達任務,要求上半年拿出兩個領域的改革方案。其一為公務員薪酬體系改革方案;其二為養老金制度改革方案。
【多種措施 推動養老“雙軌制”】
目前,國家已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推動養老“雙軌制”所導致的不合理差距問題的解決。
一是從2005年開始,連續9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二是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但這與事業單位分類人事制度、工資制度、財政體制改革緊密相連,需同步推進。
三是加快推進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發展,進一步提高職工在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制度的最終統一,也就是“并軌”,這個大方向是明確的。實際的推進,要考慮兩方面情況:一方面,機關事業單位現行退休養老制度已實行60多年,從以往的經驗看,對這類“老制度”進行徹底改革,必須循序漸進,才能實現制度的平穩過渡,減少社會震蕩。
另一方面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本身也需要繼續改革完善。所以,所謂“并軌”并不是簡單地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并入”企業養老保險制度,而是朝著一個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進,最終取消“雙軌制”。
人社部正在抓緊研究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將在適當的時候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方案成熟后,所涉及的各項改革舉措將逐步實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