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熱點背景 |
第 2 頁:考題預測 |
四、熱點范文評析
【思路解析】
支付寶利用高科技的靈活性為支付市場帶來便捷,但隨著市場的發展和完善,網上支付規模的不斷擴大,出現了商業銀行之間只能本行結算,跨行之間的結算該如何統一步伐,成為支付市場發展的制約因素。因此,網上支付市場需要新的格局與發展動向。國家為激發支付市場活力,允許銀聯進入第三方支付市場,為支付市場帶來競爭的活力,利于支付市場的整體性完善和發展。
材料1主要講述了銀聯進入第三方支付市場的優越性;
材料2主要講述“無卡支付”該如何做;
材料3主要說明POS機放棄線下業務的原因及意義。
寫作要求觀點明確,結構清晰完整,邏輯清晰,說理充分,語言規范。
【范文示例】
我國網上支付市場格局和發展動向
作為電子支付體系的主體,經過10多年的發展,商業銀行網上支付規模不斷擴大。人民銀行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商業銀行網上支付共計49.83億筆、351.0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1.21%和33.16%。但由于各行網上支付系統未實現聯通,商業銀行網上支付平臺只能受理本行賬戶支付,商戶需要分別與各家銀行簽約開通網上支付平臺,通過連通多家商業銀行網上支付平臺受理各行賬戶支付。這不僅大大增加了商戶的簽約談判成本,而且由于商戶的資金不能實現實時歸集和有效管理,相應提高了其資金運營成本。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說,由于網上支付平臺只能受理本行卡,一方面限制了網上收單業務量的增長,削弱了其發展電子商務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各行需分別搭建平臺為同一商戶提供服務,造成了社會金融資源的極大浪費。
與此同時,非金融第三方支付組織作為市場上新興的互聯網企業,借助信息技術優勢,利用靈活的市場拓展策略和多樣的支付服務方式,在網上支付領域得到了迅猛發展。但作為一個新興事物,在其出現和迅速發展過程中,非金融第三方支付行業一直處于監管真空地帶,第三方支付組織的行為也未受到有效的規范。外界對其業務合法性等問題的質疑不絕于耳。
面對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產業、各家商業銀行對于網上支付實現連通的訴求以及第三方支付組織帶來的一些問題,迫切需要建立一個規范、標準化的跨行支付結算體系。為此,人民銀行在第二代支付系統中新建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以下簡稱跨行清算系統),實現了各商業銀行網銀系統的互聯互通,并支持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非金融支付服務組織的接入,推動了網上支付等電子支付業務跨行清算的高效處理。
第三方支付組織接入跨行清算系統的主要問題
人民銀行跨行清算系統將第三方支付組織納入規范的軌道,對其在電子支付和電子商務市場中事實存在的作用進行了認可。但同時我們也看到,第三方支付組織接入跨行清算系統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如何規范第三方支付組織的角色定位和業務范圍。盡管不是銀行業金融機構,第三方支付組織事實上提供的服務包括開立客戶賬戶、保管和沉淀客戶資金、預收客戶資金、接受客戶支付指令進行支付、交易信用擔保等一系列準商業銀行業務,很大程度上已形同于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卻又不像銀行業金融機構那樣受到金融監管當局嚴格監管。在接入跨行清算系統這個主流金融支付結算體系后,若對其業務范圍和角色定位沒有明確規范和界定,勢必出現一批“超銀行金融機構”。
如何加強第三方支付組織中間賬戶及沉淀資金的監管。第三方組織的中間賬戶沉淀了大量客戶資金,對其日常管理使用尚無明確的規范,已經形成金融監管的真空。一旦允許其接入跨行清算系統,第三方組織從某種意義上獲得了金融管理部門的認可,可能誤導客戶加大對其信任程度,進一步增加沉淀資金余額。第三方組織依靠提供支付服務,無償或低成本地獲得了沉淀資金的暫時支配使用權,可通過將其投資于風險較高的經營活動獲得較高收益。實際上,第三方組織的業務模式已經很近似于銀行業務,這種脫離金融監管的“投融資行為”一旦失敗,極易引發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致使客戶資金遭受嚴重的損失。
如何確定電子商務業務收費和利潤分配機制。第三方支付組織通過在多家合作銀行分別開立結算賬戶,代不同銀行的客戶完成跨行支付。目前業內幾大領先的第三方組織具有商戶和客戶資源眾多、系統與各商業銀行互聯等優勢,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甚至一定程度的壟斷地位,在與商業銀行關于結算手續費的談判中能獲得較低費率。人民銀行跨行清算系統的建成使商業銀行和接入系統的第三方組織在網上支付跨行受理業務上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如果缺乏有效的業務收費和利潤分成機制,商業銀行將沒有足夠的動力參與其中,而第三方組織也可能在接入跨行清算系統的同時,繼續保留與其原有互聯系統的連接,繼續享受銀行低費率優惠。如此一來,市場上將出現多個由第三方組織轉接的小型“跨行清算系統”和人民銀行跨行清算系統并行的局面,第三方組織對自身轉接系統中收費定價和業務運行的控制程度勢必影響人民銀行在支付服務組織中的核心地位,不利于人民銀行對支付體系建設的推廣和完善。
第四,如何控制風險。第三方支付組織接入網銀跨行系統后,將加大金融機構面臨洗錢、套現、賭博、欺詐等非法活動的風險,同時客戶也面臨信息被非法使用的風險。由于第三方組織并不要求客戶提供真實身份證明,對其支付平臺發生的交易也不進行真實性核驗,一筆支付發生后很難通過交易記錄辨別其資金來源、去向和真實用途,資金流出流入的銀行賬戶很容易被不法行為利用。一旦接入跨行清算系統,資金通道得以拓寬,金融機構對本行賬戶資金的監測難度加大。此外,接入跨行清算系統后,第三方組織掌握的不僅是客戶在其系統中開立的虛擬賬戶信息,還包括通過業務途徑獲取的客戶在銀行機構的真實賬戶信息。對此如不進行有效監管和約束,客戶信息將面臨被非法使用的風險。
(《中國金融》印刷版2010年第12期)
【文章評析】
結構清晰完整,邏輯清晰,說理充分,語言規范,考生可以借鑒本文學習申論文章的寫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