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調查進展,中石化青島東黃輸油管線爆炸事故被確定為一起嚴重的責任事故。連日來,公眾迫切地想要了解,從發現漏油到發生爆炸的7個多小時內,安全生產、安全監管的鏈條到底在哪一個環節斷裂?
從一處原油泄露,演變為一場巨大的災難,中間間隔了7個多小時。盡管當時街道上已經彌漫著油味,連普通百姓都感覺出了異常;中石化和地方多部門也在參與排險,卻都對隨之將至的事故無知無覺。以致于青島市政府直到爆炸發生才得知管道漏油,海事部門在漏油發生幾個小時后才得知消息趕往海邊處理。
國務院事故調查組認為,這起事故暴露了輸油管道與城市排水管網規劃布置不合理,安全生產責任不落實,泄漏后的應急處置不當等突出問題。
如果事前對潛在的危險有強烈的危機意識;事故發生后對風險有正確的分析研判,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然而,卻環環失守,最終釀成了55人死亡、上百人受傷的慘劇。
近年來,每一次大的事故發生之后,都會進行全面檢查整頓,但這并沒有遏制事故高發的態勢。在安全生產領域,有一個著名的“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簡而言之,也就是指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從根本上筑牢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防線,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安全制度措施的落實就會大打折扣。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事故搶險工作時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是一,沒有安全這根底線,發展只能是零。面對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再光鮮的城市面貌、再華麗的企業業績也只能歸零。
面對死亡帶來的慘痛教訓,各級政府不能僅止于追責、賠償、撤職,更要以強化安全生產管理的實際行動取信于民,切實完善地方政府的屬地管理職責。企業必須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安全這根帶電的高壓線。只有政府和企業對安全生產、管理實現“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才能把安全發展理念落在實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