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凝聚著攻堅克難實現科學發展的精神力量,展現出合作共贏推動人類進步事業的大國姿態。
中國夢是當今時代協調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隨著中國社會的加速轉型,社會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社會生活方式、社會組織形式以及就業方式日漸多樣化。多元多樣多變的轉型社會需要一個協調各方利益的奮斗目標來凝聚共識、形成合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最大公約數找出來,在改革開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這個公約數,就是中國夢。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引導各階層各群體在中國夢共同目標之下,形成共同的利益訴求和價值追求,形成團結奮斗的合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中國夢是團結凝聚億萬人民努力奮斗的精神旗幟。中國夢引導人們把個人夢想融入到國家民族的整體利益之中,賦予個人夢想以宏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斗,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為實現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廣闊的空間。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中國夢把民族前途與個人前途、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社會進步與個人出彩等辯證地統一起來,有利于在全社會統一目標、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凝聚起推動改革、攻堅克難的強大正能量。
中國夢的提出,體現了對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全面把握。從國際上看,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的重組和流動進一步加快,為我國加快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從國內看,我國綜合國力穩步提升,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具備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體制保障。對此,黨中央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實事求是,順時應勢,提出了中國夢戰略思想,為我國在日益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牢牢掌握加快發展的主動權繪制了藍圖、指明了方向。
中國夢的提出,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國的良好形象。中國夢是友好合作、互利共贏的夢,是和平發展之夢。中國夢向世界展示中國獨立自主與互利合作的形象、展示中國充滿自信與開放包容的形象、展示中國熱愛和平與富于建設的形象。中國的每一步發展都是對世界和平的貢獻,中國的發展機遇、發展成果必將積極影響世界各國的發展。中國發展起來了,必將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的共同發展中發揮更大的建設性作用,不僅造福中國人民,同時也造福世界人民,為人類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