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zhangguojuan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 高考 中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外語| 四六級 職稱英語 商務英語 公共英語 資格| 公務員 報關員 銀行 證券 司法 導游 教師 計算機| 等考 軟考
工程|一建 二建 造價師 監理師 咨詢師 安全師 結構師 估價師 造價員 會計| 會計證 會計職稱 注會 經濟師 稅務師 醫學| 衛生資格 醫師 藥師 [更多]
《綜合知識》科目考核的內容非常廣泛,不僅對基本政治理論、行政管理知識、基礎法律知識進行考核外,也對公文寫作知識、公務員職業道德、國情省情以及時事政治等進行全面的考核。在這種背景下,在短時間內有效備考《綜合知識》,是參加選調生考試的考生們非常關注的。所以,結合考試大綱,將涉及到的常考知識點以表格的形式展現給廣大考生,希望對廣大考生的復習有幫助。涉及的常考知識點詳表如下:
基本政治理論在大綱中明確列為必考考點,通過往年真題分析,該部分題量占省考總《綜合知識》題量的比重為24-34%,所占比重最大。
知識點 | 重要考點 | 考點示例 |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 辯證唯物論: 哲學基本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世界的物質性和人的實踐活動;意識與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 【知識點鏈接1】 主觀唯心主義的基本特征: 1.認為個人意識(精神、感覺、觀念、意志、心)是世界的本源。 2.認為世界以及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現象不能脫離人的意識、感覺而獨立存在。 【例1】他說你行,你不行也行;他說你不行,你行也不行。這在哲學上屬于()。 A.辯證唯物主義B.唯物辯證法 C.客觀唯心主義D.主觀唯心主義 答案:D。解析:主觀唯心主義是把世界的本源歸結為個人的主管感覺或意識的哲學學說,是唯心主義的基本表現形式之一。 【例2】把感覺、經驗當成第一性的觀點是()。 A.唯物主義B.主觀唯心主義 C.唯物主義經驗論D.客觀唯心主義 答案:B。解析:主觀唯心主義是把個人的主觀精神(感覺、心、意志)當成是第一性的,因此本題選B。 【知識點鏈接2】 關于意識的起源: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同時意識也是社會勞動的產物;而意識的本質是人腦的機能,內容是客觀的,意識的內容來源于客觀世界,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應。無論意識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其內容都是來源于客觀世界。總的來說,意識是主觀形式與客觀內容的統一 【例3】下列選項中,正確揭示意識本質的是()。 A.意識能夠產生,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會因素 B.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C.意識要通過實踐的途徑才能對物質發生作用 D.意識是人腦對世界的反應 答案:D。解析:A與B說的是關于意識的起源,C項說的是意識對物質的能動反作用。所以本題答案為D。 |
唯物辯證法: 基本規律: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對立統一; 基本范疇:現象和本質、必然和偶然、原因與結果、可能性和現實性 | ||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認識的本質、實踐對認識的作用、認識的發展過程; 真理的絕對性與相對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
歷史唯物主義: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社會基本矛盾與發展動力(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人的本質與價值; 個人與群眾的關系及在歷史上的作用 |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 鄧小平理論: 理論的形成過程及地位;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 | 【知識點鏈接1】 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基本特點: 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是人民管理國家的基本形式; 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既保證人民享受廣泛的民主和權利,又保證行使國家權力的集中和統一; 在人民代表大會統一形式國家權力的前提下,明確劃分國家的行政權、審判權、檢察權和武裝力量的領導權,使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審判、檢察等其他國家機關能夠協調一致的工作。 【例1】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人民民主專政制度 C.社會主義制度D.政治協商制度 答案:A。 【知識點鏈接2】 生產關系式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所結成的社會關系。它是生產方式的社會形式。又稱社會生產關系、經濟關系。生產關系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它有兩種基本類型:一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一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就在于它們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是不同的。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的本質體現是堅持以公有制為主。 【例2】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體現是()。 A.共同富裕B.消滅剝削 C.公有制D.按勞分配 答案:C。 |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內涵及根本要求; 指導意義及歷史地位; | ||
科學發展觀: 深刻內涵及基本要求; 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 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 |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
法律基礎常考知識清單
法律基礎歷來是考試的重點,通過往年真題分析,該部分題量占省考總《綜合知識》題量的比重為20-24%,所占比重僅少于政治基礎。占綜合知識各學科題量排名第二位。在對刑法、民法、行政法應以理解為主,在理解的基礎上多做練習,加深印象。對法理學、憲法、經濟法、訴訟法應以記憶為主。
知識點 | 重要考點 | 考點示例 |
法理學 | 法的概念、本質、特征、效力、作用;法律關系、體系、責任;責任與義務; 我國法律的制定、實施、解釋與監督 | 【知識點鏈接1】 法的本質可歸結為兩方面:1)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2)法的內容是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 國家創立法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制定,二是認可; 法具有國家強制性; 法律關系是特定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力和義務關系; 【例1】在我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法律所做的解釋,其效力()。 A.與法律相同B.小于法律 C.多數情況與法律相同D.多少情況小于法律 答案:A。解析:《立法法》第47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知識點鏈接2】 憲法的基本內容:國家權力的正確行使和公民權利的有效保障,其中公民權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 憲法的基本原則:堅持黨的領導原則、人民主權原則、人權原則、法治原則、分權原則及民主集中制原則。 國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人民民主專政的特色: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愛國統一戰線; 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平等權、政治權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會經濟和文化方面的權利、特定主體的權利; 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服兵役、依法納稅及其他基本義務。 【例2】根據我國憲法規定,下列選項中哪一種情況不是公民獲得物質幫助權的條件?()。 A.公民在年老時B.公民在疾病時 C.公民在遭受自然災害時D.公民在喪失勞動能力時 答案:C。解析:《憲法》第45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因此,答案C在遭受自然災害時不正確。 【知識點鏈接3】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于追究刑事責任的。 【例3】某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該市工商局長利用職權報復陷害他人,偵查中發現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人民檢察院應當如何處理?() A.不起訴B.撤銷案件 C.宣告無罪D.移送法院處理 答案B。解析:在本案中,已過犯罪追訴時效,但是處于偵查階段,所以結果是撤銷案件。 【知識點鏈接4】 行政處罰種類: 1.警告 2.罰款 3.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4.責令停產停業 5.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6.刑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例4】我國行政處罰的種類不包括()。 A.記過B.責令停產停業 C.警告D.刑事拘留 答案:AD。 |
憲法: | 憲法基本理論; 我國的國體、政體和其他基本制度;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國家機構 | |
行政法: |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行政行為概念與特征、具體與抽象、效力; 行政立法、許可、處罰; 行政復議; 行政賠償 | |
刑法: | 刑法概述:犯罪、刑罰及刑罰裁量、刑罰執行、刑罰消滅 | |
民法: | 民事主體(自然人、法人) 民事法律行為與民事責任; 物權法、合同法、婚姻法、繼承法,知識產權法(專利、著作、商標) | |
訴訟法: | 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行政訴訟法 | |
經濟法: | 勞動法律制度: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的解決; 個人所得稅法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