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正確認識關于做好人口老齡化工作的幾個問題
1.有人說,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重,我們的養老方式也要從家庭養老向社會養老過渡,以社會養老代替家庭養老。怎么看待這種說法?
中國原來一直是家庭養老。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父母對養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他們有自己的養老需求。同時,家里子女數量卻在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家庭養老弱化,提高社會養老水平成了一個基本潮流。
但在養老問題上,中國并不適合照搬西方的社會養老模式。要通過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相結合,充分發揮家庭和社區功能,著力鞏固家庭養老地位,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構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創建中國特色的新型養老模式。
2.一些西方經濟學家認為,老齡化是中國的最大為危機,認為它將使國家財政不堪重負。如何看待這種說法?
我們應當全面、客觀地分析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辯證地認識人口老齡化問題,既不能不承認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有影響,也不能悲觀地認為人口老齡化將導致經濟社會的停滯發展。過分看輕影響和過度看重影響都是不科學的。
不可否認,老齡化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會產生深刻的影響。目前對老齡化的經濟發展關系的認識還相對比較“悲觀”,甚至認為老齡化將會形成中國發展的危機。支持這樣的看法的主要理由是,老齡化背景下我國的勞動力優勢可能會相對弱化;對老年社會保障基金的壓力會持續增加等。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我國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人口老齡化問題,許多地區政府把老齡事業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去統籌謀劃,積極探索有地區特色的養老制度和公共服政府這種行政作為,對制約負面影響和提升正面影響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實,換一種眼光看待老齡化,老齡化其實也能夠帶來市場的新機遇。
3.有人主張,為延緩或解決即將到來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放寬計劃生育政策刻不容緩。你怎么看待這種說法?
應該說人口老齡化和計劃生育有著某種關系,但是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產生又有著深刻的社會、經濟、文化多方面復雜的背景和原因,不能完全用人口政策的調整來解決這個問題。
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我國現階段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務。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相對不足、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是基本國情。受人口基數大和慣性增長影響,我國人口總量將持續增加。事關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基本國策不能動搖,堅持計劃生育大的方向不能動搖,一旦動搖,低生育水平的大壩就可能潰堤,影響深遠。
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應通過探索積極應對老齡化的路子,抑制人口老齡化的負面效應,激發出人口老齡化的正面效應,化挑戰為機遇,尋求“老齡化時代的人口紅利”。
四、如何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老齡工作
1.著力構筑老齡戰略對策體系,強化戰略思維,從物質、精神、制度和體制、機制等方面做好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全方位準備。
2.著力發展老齡服務體系,培育壯大老齡服務事業和老齡服務產業,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服務需求。
3.著力完善老年經濟供養體系,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推進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解決無收入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問題,擴大覆蓋面。
4.著力建設老年健康支持體系,大力倡導健康老齡化理念,大力發展老年文化教育事業,加快建設老年醫療服務設施,不斷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
5.著力打造老年宜居環境體系,關注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弘揚尊老敬老贍養老人優良傳統,探索推進“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宜居社區”和“老年溫馨家庭”試點,將老年人宜居環境建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打造安全、便捷的居民生活圈。
6.著力完善老齡工作體系,繼續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工作方針,規范發展基層老齡工作機構和老年群眾組織,構建齊抓共管的老齡工作格局。
五、重要論述
1.4月26日,胡錦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完善社會保障和養老服務體系,切實應對人口老齡化,制定實施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和政策體系,培育壯大老齡事業和產業,加強公益性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發揚敬老、養老、助老的良好社會風尚。
2.9月1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市第一社會福利院看望老人時談到,“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出現第一個老年人口增長高峰,人口老齡化進程將加快。前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我們要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工作目標。
3.2月11日,國務院副總理、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主任回良玉在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上強調,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認真應對的重大課題,要充分認識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性、復雜性和長期性,以更高的站位審視老齡問題,以更廣闊的視野謀劃老齡事業,以更有力的措施推進老齡工作,統籌安排“十二五”時期老齡工作的基本任務,促進我國老齡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4.《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加快發展社會養老服務,培育壯大老齡事業和產業,加強公益性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鼓勵社會資本興辦具有護理功能的養老服務機構,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0張。拓展養老服務領域,實現養老服務從基本生活照料向醫療健康、輔具配置、精神慰藉、法律服務、緊急援助等方面延伸。增加社區老年活動場所和便利化設施。開發利用老年人力資源。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