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世界,每一個夢想。
“中國夢”是深邃的,豐富的。它在每一方土地升騰,在每一個人心中生長。
“你的夢想是什么?”這是媒體接連推出的新聞調查的共同主題。然而,我更關注的是底層群體,在為生活的奔走、抗爭中,如何激發他們尋夢的意愿?提升他們追夢的力量?拓展他們圓夢的機會?我要呼喚的是解放夢想,從生活的焦慮中,從價值的扭曲中,從權利的侵奪中,解放每一個中國人心中鮮活的夢想。
改革開放,開辟了一個夢想蓬勃生長的新的時代。人們從計劃經濟的束縛、貧窮生活的逼迫和高度集中的管制中解放出來,自主意識,創造精神,發展活力,前所未有地迸發出來。家庭承包的破土而出,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城鄉大遷徙的潮涌浪疊,助推了中國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的偉大進程。人們用自己的勇敢、智慧和勤勞,書寫歷史的新篇,改變自己的命運,升騰多彩的夢想。
同時,我們也應清醒。當市場經濟的潮水漫過社會的堤壩,當社會分層的車輪碾過城鄉的鴻溝,當財富積累的分化撞擊公平的底線,當傳統的公共生活瓦解出原子化、陌生化、叢林化的世相,底層民眾承受著更多的生活重負。深山里,還有不少貧困戶在生態惡化、水土流失的荒涼貧瘠中苦熬歲月;大都市,還有不少大學畢業生在低收入、高房價的沉重壓抑中發出聲聲嘆息;上訪村,還有不少訪漂族帶著各自的訴求孤身飄零顛沛流離。夢想的種子還在,希望的星空還在,但是。他們已無暇、無力去觸及這個深遠、飄渺的話題,也無暇、無力去向往這個宏大、浪漫的敘事。我記起南陽農民工詩人李學普的詩作:“作為人世碌勞如蟻一員/我將撇離鄉土以另一種姿態/攀爬城市腳手架上/尋覓自己渴求的一份微薄”:也難忘一位記者與他的對話:你難道沒有夢想嗎?沒有,夢想是太奢侈的事。從中。我依稀看到第一代農民工彎曲的背影。
再瘠薄的土地上也應有生長,再貧窮的生活中也應有歌唱。在這些沉默的人生中。如何有新的生長,有新的歌唱?
夢想是一段長程的追尋。我們怎樣去堅守夢想的真誠,觸摸心中的愿景?
社會的投機意識,暴富心理,鼓動著人們行色匆匆,在創富榜與成功學的感召之下,去鉆營種種捷徑,終致誤入歧途。赤裸裸的拜金主義,冷冰冰的利己主義,誘惑著人們在“寧可坐在寶馬車里哭泣”的選擇中,漸漸丟失樸素快樂的人生。社會“潛規則”盛行,腐敗“民俗化”日顯,誤導著人們在“中國式求人”的處世之道中,墮入生存方式的沉淪和畸變。
夢想本是金色的,追夢卻是灰色的。這一切,都在銹蝕著夢想的形象和質地。
夢想當是一種超越。有品質、有光澤的夢想,應是自我向社會的融匯,當下向未來的鏈接,物質向心靈的貫通?匆豢创髮W生創業者,誰的青春不是苦過來的?“我們雖然沒有什么,可是我們依然有堅強;我們雖然沒有什么,可是我們依然有夢想;我們雖然沒有什么,可是我們依然有力量!”看一看新生代農民工,他們的目光,已經超越了父輩單一的拼命掙錢、養家糊口,更為強烈地追求著勞動權益、人文關懷、社會認同和發展空間。看一看陽光燦爛的民間公益人物,他們不畏艱辛,不圖聲響,扶貧濟困,賑災助殘,播撒種子,播撒陽光,清新時尚且創意無限地從事著高尚的事業,釋放著源源的能量。這就是超越的意義,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夢想生長,離不開土壤的滋養。夢想成真,更需要公平的保障。這已融入中央高層堅定的執政理念:從制度上推進教育公平、就業公平、創業公平,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勞動力合理流動。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促進人人平等獲得發展機會。
流動催生夢想,流動改變命運。我們應當正視權力扣財富傳承中的代際鎖定和階層固化問題,打破“拼爹”游戲規則,祛除社會歧視現象,為底層人群在職業選擇和縱向流動中,疏浚更為順暢的通道。發展成果共享,社會進步共享。我們應當跨越舊有制度的藩籬,加大民生建設的力度,重構利益關系的平衡,推進進城農民工的市民化,讓他們與城市居民一樣享受醫療、教育、住房和社會保障等公共福利。政府不能錯位,競爭必須公平。我們應當在政府改革中,矯正傾斜的scsgk.com市場準入和過度的政策保護,讓每一個小微企業主和草根創業者都能在透明、公平、寬松的經營環境中施展身手,涌流才智。權力需要監督,法治需要踐行。我們應當破除政府部門的特權腐敗和既得利益集團的贏家通吃,維護每一個普通百姓的合法權益,保障每一個弱勢群體的發展空間。耳聞新近河南中牟征地中,光天化日之下公司鏟車將農民活活碾死在自家承包地上。無疑,背后是資本的霸道,也有政府的沉默,還有輿論的遮蔽。宋合義們執著的生活訴求和幸福夢想,在兇狠的鏟車旁競不堪一碾?
無夢人生,是讓底層痛苦憤怒的人生,也是令社會憂慮警惕的人生。讓無夢者有夢,讓有夢者圓夢,讓所有的勤勞者擁有致富的機會,讓所有的奮斗者擁有成功的希望。
“中國夢”的終極關懷,正是人民幸福!爸袊鴫簟钡膱詫嵒c,正是社會公平。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