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全文如下:
我國《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等對公共場所禁止吸煙作出了明確規定,一些部門和地方也制定了相關規章規定和地方性法規。近年來,通過各方共同努力,公共場所禁煙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但也要看到,在公共場所吸煙的現象仍較普遍,特別是少數領導干部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僅危害公共環境和公眾健康,而且損害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形象,造成不良影響。為進一步做好公共場所禁煙控煙工作,經中央領導同志同意,現就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級領導干部要充分認識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的重要意義,模范遵守公共場所禁煙規定,以實際行動作出表率,自覺維護法規制度權威,自覺維護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形象。
二、各級領導干部不得在學校、醫院、體育場館、公共文化場館、公共交通工具等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吸煙,在其他有禁止吸煙標識的公共場所要帶頭不吸煙。同時,要積極做好禁煙控煙宣傳教育和引導工作,督促公共場所經營者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警語和標志,及時勸阻和制止他人違規在公共場所吸煙。
三、各級黨政機關公務活動中嚴禁吸煙。公務活動承辦單位不得提供煙草制品,公務活動參加人員不得吸煙、敬煙、勸煙。要嚴格監督管理,嚴禁使用或變相使用公款支付煙草消費開支。
四、要把各級黨政機關建成無煙機關。機關內部禁止銷售或提供煙草制品,禁止煙草廣告,公共辦公場所禁止吸煙,傳達室、會議室、樓道、食堂、洗手間等場所要張貼醒目的禁煙標識。各級黨政機關要動員本單位職工控煙,鼓勵吸煙職工戒煙。衛生、宣傳等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廣泛動員各方力量,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禁煙控煙宣傳教育活動,在全社會形成禁煙控煙的良好氛圍。
五、各級領導干部要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各級黨政機關要加強監督檢查,對違反規定在公共場所吸煙的領導干部,要給予批評教育,造成惡劣影響的,要依紀依法嚴肅處理。(新華網)
專家:體現了國家對控煙的決心
大會間隙三五領導在會場外扎堆“冒煙”的情況有望不再出現。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級領導干部不得在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吸煙,在打造無煙黨政機關的同時,各級黨政機關公務活動中也嚴格實行“無煙化”。
現狀
有的衛生局領導帶頭抽煙
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楊功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國家室內公共場所實行全面無煙已有兩年多的時間,但收效甚微。
楊功煥說,從已經出臺地方控煙條例的多個城市的經驗來看,發現了某些領導干部在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冒煙”,卻無人敢勸阻、無人敢處罰,這無疑削弱了條例的執行力,也“從上至下”地忽視了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無煙規定,“有的地方衛生局一把手就在辦公場所點煙,誰敢說他?”
煙盒包裝警語一直沒奏效
楊功煥透露,我國尚無一部國家層面的控煙大法出臺,嚴重制約了我國控煙履約工作,圖形警語上煙盒包裝、煙草業廣告贊助、煙草稅率過低等問題都沒有解決。
《煙草控制公約》實施準則規定,締約方應在公約生效后5年內出臺國家層面的無煙立法。按照中國政府的履約承諾,2011年應該出臺國家層面的無煙立法。但在2012年進展報告中,中國只在醫療和教育系統禁止吸煙。室內工作場所禁止吸煙的落實情況很不樂觀。目前,我國只有上海、杭州、哈爾濱、天津、廣州、蘭州、青島、深圳等8個城市出臺了由人大批準的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吸煙的法規。
解讀
體現了國家對控煙的決心
楊功煥認為,領導干部帶頭控煙只是我國控煙工作中的一小步。我國煙酒文化歷史悠久,此次在“兩節”之前,由中辦和國辦聯合印發的《通知》預計將對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領導干部禁煙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這是國家最高層面對室內公共場所禁煙做出的明確要求,對領導干部是一種有力的約束,《通知》的出臺體現了國家對控煙的決心”。
楊功煥表示,目前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國疾控中心已經著手擬定全國公共場所無煙法規,擬嚴格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將公共交通工具、室內工作場所以及網吧、餐廳等室內公共場所全部定義為需要100%禁煙的場所。在此法規出臺前,領導干部帶頭禁煙將為我國全面打造無煙化的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打開局面,“當然執行效果需要公眾參與監督,領導干部的抽煙行為將接受公眾無死角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