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7天的霧霾天氣,終于在西北風的助力下云開霧散,飽受霧霾困擾的市民在大口大口呼吸新鮮空氣。為改善大氣環境盡心盡力,河北省石家莊市政協委員王忠秋目前正起草有關建議石家莊市春節期間全面禁放鞭炮的提案,準備提交給明年1月份召開的市政協十二屆二次全會(12月27日《燕趙晚報》)。
政協委員建議春節期間禁止放鞭炮,理由是放鞭炮會產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粉塵等,加劇霧霾天氣,污染環境。如以火藥量為30%的煙花爆竹來計算,每消耗一噸煙花爆竹,會產生300公斤以上灰霾。這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是霧霾天氣的出現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并非只有放鞭炮就能產生霧霾天氣,其主因是汽車尾氣污染物排放、工廠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和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等造成的。如果按照因產生霧霾就禁止放鞭炮的思路,為什么不禁止汽車上路?為什么不叫停產生二次污染的工廠?為什么不叫停冬季取暖?顯然,打出造成霧霾天氣的招牌而禁止放鞭炮,這個理由不充分,沒有說服力。
放鞭炮造成的危害有目共睹。除了造成環境污染以外,一方面造成噪聲污染。放鞭炮時發出的噪聲對人們的心理產生很大影響,有的影響人的神經系統,有的影響人的聽力,還有的損害人的心血管系統,影響人的休息、睡眠與健康。另一方面造成安全事故。放鞭炮時稍有不慎,不僅會發生傷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故,還會引發火災,造成社會安全災害,這方面的教訓十分慘痛。這些放鞭炮造成的危害,說明對此應該進行管理。
但是,管理并不是禁止,管理是一項復雜工程,不能單純滿足管理者本身,管理的目的是服務于民,其決策必須體現民眾意愿。也就是說,管理不能單一靠通過禁止來實現。如今,禁放鞭炮,從環保的角度上講,好是好,但春節期間放鞭炮,是傳統保留節目,既是中華傳統習俗,也是中國古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年不放鞭炮,這種年過得不完整,且死氣沉沉;不僅沒有節日味,若長此以往,反而會讓相關的傳統民俗流失,廣大老百姓恐難以配合。
有鑒于此,即使禁放鞭炮,有關部門理應尊重傳統民俗,傳承春節民俗文化,營造過年的氛圍,開發更多綠色、環保的煙花爆竹替代品,讓放鞭炮回歸理性,從而解決放鞭炮帶來的危害,既能滿足老百姓慶祝節日的需求,又能確保傳統民俗得到傳承,不被拋棄。否則,對于傳統民俗,如果以禁代管,就是一種懶政行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