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概述
每每到高三復習階段,全國各地的高考班級都會懸掛橫幅激勵學生。近日,記者在內江六中高三教學樓發現,除少數班級未懸掛標語橫幅外,大多數班級都在黑板上方的位置拉上了紅底白字的標語橫幅,有的還是教室前后各一幅。
“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2014年,我們一起上大學”、“擰成一股繩,搏下一份力,狠下一條心,共圓一個夢”……這些標語,與記者以往見到的沖刺標語大同小異,以格言警句和古詩詞為主。
與這些標語相比,高三班教室里“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帥否?否,滾去學習!”的標語顯得與眾不同。高三班的周海帆說,這條標語剛掛出來,就在整個高三引起了轟動。“我們都覺得這樣的標語很個性,符合我們95后的氣質,秒殺‘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那種話從小聽到大都聽膩了。”
記者了解到,此標語為該班學生徐漢龍提出,“我覺得高三生活太枯燥了,想用這種調侃的語言讓大家放松一下。”他告訴記者,這是他在班上征集沖刺標語時臨時想出來的,卻沒想到得到了班上大多數同學的支持,最終入選班級沖刺標語。
“這個標語是我們班集思廣益,班內評選而定的。當時搜集了很多標語,但大家都比較認可徐漢龍提的這個,覺得‘有意思’‘有個性’‘輕松’。”
據了解,該班為理科班,現有學生82人。在本學期開學一周后,班里便開始張羅沖刺標語的事。主要由班委主持,在班上向同學們征集沖刺標語,并對征集來的標語進行公開評選,投票決定誰能入選。“其實最初我不太認可這個標語,因為‘高富帥’‘滾’這樣的詞多少讓人讀起來感覺不那么舒服。但是事先已經明確了由同學們自主公選,入選的這個標語符合所有的程序,所以最終我也表示了贊成。既然為人師表,就要說話算話,尊重孩子們自己的選擇。”張所成說。
該校政教處主任鄧盛剛表示,每個班都有自己的班級文化,此條畢業班沖刺標語雖然是頗具調侃意味的網絡用語,但也不能否定其積極性。“在我看來,‘高富帥’代表的價值觀并不可取,而‘滾’字感覺不太文雅,有些粗俗,但既然這是學生自己選出來的,我們對此表示尊重。”此外,他還提到,在這個信息網絡化時代,學生們從網絡上獲得的信息較多,網絡用語相對而言更加貼近他們的生活,用網絡用語來做沖刺標語也無可厚非。他表示,教育也應跟上時代的步伐,給予學生們相對寬松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相關評論
@大河報:“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帥否?否,滾去學習!”這是內江六中高三(14)班黑板上方的另類沖刺標語,經過學生公選后懸掛,“這符合我們95后的氣質”。班主任最初不太同意,但也認可選舉結果。學校也表示支持學生的個性。表示現在還是相對勵志的標語。
@揚子晚報:相對于以前的高考標語霸氣不少,更加貼近現在年輕人的語言風格,相對更容易被廣大學生所接受,現在已經輪到95后來參加高考了,高考也的確是我國現在目前為止最為公平的的考試了。
@環球時報: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但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文化兼容的時代,在各種文化兼容的今天,有這樣的標語也不足為奇,并且這樣的標語更符合現在90后的青春特征,我們何不用更為寬容的心態來看待呢?
@高考直通車:雖然現在提倡文化的包容,但是我們對于年輕一代必要的文化修養和正確價值引導還是應該有的。
模擬題
近年來,一些學校在高考來臨之際,都喜歡掛出名言警句來激勵學生,但近日某高三班教室里卻掛出“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帥否?否,滾去學習!”這樣的的霸氣標語,你對此種做法怎么看?
參考解析
警示名言歷來都有鼓舞人心的作用,但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新潮標語正逐漸浮現,追趕潮流,這些標語無不充滿了或艱辛、或勵志、或“暴力”、或決絕的色彩。現在一個高三班級掛出了如此另類的標語,其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豐富信息,以及由此引起的驚訝、贊賞、批評,著實值得細細玩味。
這條“滾去學習”的沖刺標語,帶有90后鮮明的個性烙印,表面上,他們似乎是傾心于高富帥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同時也是他們憤懣于一些不公平的社會現象,用學生的方式吶喊著,表達了出來。戲謔的語氣,謙卑的視角,道出了學生們的現實心理,也流露出一絲苦澀的悲愴。
難能可貴的是,與一些持“讀書無用論”觀點的人相比,他們沒有放棄對夢想的追逐,沒有拋下沉重的書包,輟學打工,而是勇敢的面對現實,為了實現自身價值,繼續日夜苦讀。他們把學習當做與所謂的“高富帥”階層競爭的唯一手段,他們為自己竭力爭取的,不過是一個與之能夠站在同一起跑線,同臺競技的機會;是一個人生出彩的機會,僅此而已。但并不是說,在言論自由的今天,講話就沒有道德底線,對于學生言語的文明和對于社會的正確認知也是學校應該給予指正的。
第一,在這個信息網絡化時代,學生們從網絡上獲得的信息較多,學校教育也應跟上時代的步伐,在給予學生們相對寬松的學習和成長環境的同時,做出一定的合理引導,對于一些不文明的用語要給予指正,言語上的文明在任何時代也是不該丟棄的。。
第二,家長和老師在平時的生活或學習中對于學生教育應該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主,在追趕“高富帥”的言語中,還是有拜金主義的價值觀存在其中,這是不可取的,作為監護人有責任也有義務對于孩子做出正確價值觀導向,金錢不是不唯一目標。并且,在漫漫的人生途中,高考也不是唯一決定因素,也不能讓學生樹立了唯高考成績定人生觀的想法。
第三,國家也必須通過提高就業率或是對于收入的合理調整來縮小貧富差距,只有努力維護了社會公平,實現了社會公平,這樣看似霸氣實則無奈的言論標語才會越來越少。
國家,學校,家長在努力維護學生美好未來的同時,學生也應該有自己的評判標準,也應該對于社會,對于自己有清醒的認識,這樣才不失為一個有真正理想與健全人的的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