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3年政法干警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專題
1.“給定資料5”,介紹了我國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三種形式,請你指出這三種形式是什么,并分析每種形式的主要特點。(25分)
要求:分條表述,內容準確,邏輯清晰,不超過400字。
【解題思路】
閱讀題干,審清題意
由題干可知,本題要求分析給定資料5介紹三種模式的特點和不同之處,這就提醒我們,本題的作答范圍是“給定資料5”,需要我們重點研讀,從中提取要點。題目將問題設定為“指出這三種形式是什么,并分析每種形式的主要特點”,因此,我們就要注意,作答時這是兩個問題,一定不能疏忽了。從作答要求來看,“邏輯清晰”需特別注意,在作答時要體現出一定的邏輯結構,要注意分條作答。
閱讀資料,提煉要點
作答這道題目,我們首先要把握“給定資料5”中每一段材料所反映的內容。給定資料5共四段材料,第一段開頭介紹家庭承包責任制的整體效益低,緊接著201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有關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有關政策。
第二段主要是介紹Z市的土地流轉,“流轉的土地統一種植,人均可分得小麥800斤,如有盈利可參與分紅”,可以知道這種土地流轉獲得收入的途徑。“2012年一場暴風雨,村里小麥倒伏,致使王永損失了幾十萬元,可保險公司最終只賠償了2萬元”“盡管簽署了流轉協議,種糧大戶仍有可能百臨政府征地,村民毀約等風險”,可見這種流轉模式對于受轉包人來說風險很大。
第三段主要介紹W縣的農民入股從事農業合作生產,“以前村里人種稻都是單打獨斗,現在基本上都加入了合作社,比以前好多了。啥時種、咋種、咋管、咋收、咋賣,都不用像以前那樣操心,大伙跟合作社一起干就行了”說明這種經營模式實現了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
第四段介紹Y鄉將土地出租,與政府和企業合作,“土地流轉之后,農戶既是土地所有者,又是合作社股東,還能成為希望農莊的員工”“現在農戶收入有三大塊,土地租金、股東分紅和勞動工資”這些都可作為這種流轉模式的特點,作為答案要點。
加工要點,組織答案
為了達到“分條表述、邏輯清晰”的要求,我們需要將提煉出來的要點進行分類整理。在作答三種模式的特點時分條作答,在組織三種模式不同之處時可以從“農戶是否從事生產”和“收益”兩方面進行歸納。注意字數不能超過400字。
【參考答案】
資料介紹了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三種模式:轉包、入股和出租,它們的主要特點如下:
轉包,農民將土地轉包給本集體組織的農戶耕種,對于受轉包人而言,風險較高;
入股,農民自愿入股從事農業合作生產,實現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經營;
出租,農民將自己的土地出租給本集體組織之外的人并收取租金,與政府、企業合作,風險較小。
三種模式都是為實現規模經營、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創新之舉,但各有區別,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
在是否從事生產方面,轉包的農民不參與生產,入股的農民需要直接參與生產,而出租的農民無需參加生產,但是也可以自愿參與;在收益方面,轉包的農民收取轉包費,若有盈利可參與分紅,入股的農民收益按照股份分配,出租的農民有土地租金,如采取材料中的合作形式還可以有股東分紅和勞動工資。
2.假如“給定資料6”中的鄉黨委石書記準備向縣政府報告楊村發生的事情,請你結合“給定資料6”,為他草擬一份匯報提綱。(30分)
要求:(1)定位準確,有針對性;
(2)內容全面,層次清晰;
(3)對策建議具體有效;
(4)不超過400字。
【解題思路】
閱讀題干,審清題意
作答此題,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作答所參考的資料范圍為“給定資料6”;2.作答身份及匯報對象分別是鄉黨委書記和縣政府,由下級向上級機關進行匯報;3.作答內容及方式是草擬一份匯報提綱;4. 作答要求需注意定位準確,有針對性,無格式要求,字數在400字以內。
閱讀資料,提煉要點
“給定資料6”提到了農業開發項目在施行中受阻,被占地村民與村主任各執一詞的情況,并借鄉黨委書記之口提到該項目其實是一項惠民項目。那么,考生需要分析,為什么惠民項目沒有得到全部村民的配合呢?這是我們作答此題的突破口。
首先,資料提到村民“詢問青苗補償費和占用土地補償費,但均被告知申請補償沒有政策依據”,由此可知,項目沒有得到配合是因為部分被占地村民的利益受損。其次,關于項目沒有征地補償,有村民認為村委會沒有提前“開會給村民介紹清楚”,并聲稱,“根本不知道村上到底要搞什么項目”,而村主任則表示這種說法毫無道理,這種各執一詞的情況說明了在項目實施前,村委會關于項目本身及征地補償沒有對村民進行充分地宣傳與溝通;最后,鄉黨委書記提到,有村民因迷信說法而反對征地。
分析完事件發生的原因后,考生須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的建議措施。根據上文,措施應主要從加強溝通、宣傳,廣泛籌集資金、補償受損農戶利益,破除迷信說法等三方面進行分析。
為保證作答完整性及文章內容的適當升華,考生還需總結出,此次事件當前應做好善后工作以保證群眾利益及項目的順利施行,同時,對此次事件發生所帶來反思,應作為今后工作的借鑒。
加工要點,組織答案
此題無須考慮行文格式,因此,考生通過分析材料及對要點的加工、梳理,由事件概述—原因分析—對策措施—總結反思這樣的邏輯結構來組織答案即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