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給定資料1~3”,說明新型城鎮化的主要特點。(10分)
要求:語言精練,層次要點清楚,字數不超過200字。
【解題思路】
閱讀題目,本題要求寫新型城鎮化的主要特點,可見這是歸納概括主要內容題型。題干明確說明結合“給定資料1~3”,可見,答案要點存在于1~3則材料中;且要求語言精煉、層次要點清晰,所以,要將要點精要歸納,且分條、分層作答。
【參考答案】
一是強調人的城鎮化。為解決城鎮化過程中“三高”、“三低”現象,實現城鄉協調、均
衡發展,避免“房地產化”和農民“被上樓”,須強調人的城鎮化。
二是維護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農業是城鎮化的基礎,重視“三農”發展;同時讓城
市融入大自然,呵護記憶,使鄉愁有所憑依。
三是因地制宜發展中小城市、小城鎮。城市建設應注重保持城市原貌、功能與生態;規
避盲目“擴城”和“改建”而造成“千城一面”現象。
二、結合給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5分)
1.簡要概括“城市病”和“鄉村病”的主要特征。(15分)
要求:表述準確到位,語言簡明扼要,字數不超過300字。
【解題思路】
首先,從大題干中要求結合給定材料回答問題,我們無法將答案具體定位于某個具體的材料里,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對整篇材料都有一個宏觀的掌控。
其次,小題干中我們找到幾個關鍵詞:“概括”、“城市病”、“鄉村病”、“主要特征”,我們能夠迅速判斷本題是一道歸納概括題,概括的對象就是“城市病”和“鄉村病”的“主要特征”,那么這就需要我們對材料當中有關“城市病”和“鄉村病”的所有內容都單獨列出來,然后分別查找其對應的“主要特征”,然后進行加工整理。
最后,作答要求要在表述、語言和字數三個方面有所注意,尤其是要注意語言簡明扼要就是要求考生不能大段摘抄材料,要對材料進行適當的壓縮和提煉。同時,要注意字數不能超過300字。
【參考答案】
“城市病”的主要特征有:一交通擁堵成常態。二水電、住宅均奇缺。三空氣水源污染重。四人口擁擠,看病貴。五上學、就業都很難。
“鄉村病”的主要特征有:一是農業生產要素高速非農化。二是農民社會主體過快老弱化。三是農村建設用地日益空廢化。四是農村水土環境嚴重污損化。
面對“城市病”和“鄉村病”的主要問題,我們應統籌城鄉發展,合理控制城鎮化進程,努力將城市和農村建設得更美好。
2.結合給定資料,談談治理“城市病”的國外經驗。(10分)
要求:概括準確、條理清晰、觀點明確、言語精煉。字數不超過200字。
【解題思路】
本題的作答任務是“談談治理‘城市病’的國外經驗”,資料范圍在題干中沒有具體給定。作答條件包括“概括準確”、“條理清晰”、“觀點明確”、“言語精煉”以及“字數不超過200字”。
我們更偏向于將此題歸為啟示型分析題,考查的是閱讀理解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需要我們通讀所有材料,鎖定描述國外為治理“城市病”而采取措施的段落,從中找出一條條具體的經驗舉措,然后進行加工、歸類。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考生不僅應在作答中達到概括準確、全面等基本要求,還要“條理清晰”地作答,組織答案講究條理性。建議采用“總領句+經驗1(主旨句+展開說明)+經驗2(主旨句+展開說明)+經驗3(主旨句+展開說明)……”的形式組織答案,主旨句能點明一類經驗的核心觀點,以符合“觀點明確”的作答要求。同時,注意字數不超過200字,表述需簡潔精煉。
三、閱讀給定資料,針對農村留守老人面臨的困境提出對策。(10分)
要求:觀點明確,條理清楚,語言流暢,對策可行。字數不超過200字。
【解題思路】
本題要求對農村留守老人面臨的困境提出對策。通過閱讀題干我們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作答范圍,本題并未限定具體的作答范圍,故我們首先要對材料有整體的把握,了解留守老人面臨的具體困境,并劃定核心要點范圍;二是作答要求,題目限定作答字數不超過200字,故要點羅列一定要條理清晰,對策要有可行性,能夠讓閱卷者能夠快速定位得分點。
【參考答案】
針對留守老人面臨的心理、經濟和養老問題,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發展農村經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外出務工青年回鄉就業,并設立老年人基金,對老年人給予扶持。
二是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擴大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面,提升保障水平。
三是興辦養老福利事業。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滿足養老需求。
四是建立老年人活動中心。組織留守老人開展文體活動,豐富老年人生活。
五是加強養老宣傳教育。倡導對留守老人的關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