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6月畢業季,大學、中學甚至小學、幼兒園,正不約而同地大擺“謝師宴”。在大學城、知名中學周邊等,各大餐企“謝師宴”名目繁多、預訂火爆,而且價格越來越高,參與范圍越來越大,甚至幼兒園畢業也要擺一桌。
“最貴的一桌3萬元,每人均攤1000元,這謝師宴比好多婚宴都貴啊!”2013年6月15日,溫州中學高三某班即將舉辦天價“謝師宴”的消息將其推上了“熱門話題榜”。
【標準表述】
[綜合分析]
謝師宴謝出了什么?勿庸置疑,首先謝出的是一種感恩。金榜題名后學生向教育指導自己學業的老師表達謝意感恩無可厚非,只是時下的感恩方式已經淪為庸俗的口福之宴,本真的感恩變了味,謝師淪為一種學生家庭經濟實力的攀比,商家賺錢花招層出不窮的商機,教師接二連三趕集式的應付。
謝師宴已經成為一條由學生、學校、社會、餐飲、商業、人情組成的完整經濟鏈。謝師宴像一面透視鏡,透過這面鏡子,我看到了當下社會的浮躁之風、攀比之風、庸俗之風。我們的師德、家庭的美德、社會的公德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無庸諱言,謝師宴加重了家長的經濟負擔,也給許多老師帶來了情感和思想負擔,同時也對良好的社會風氣產生了消極的作用。抵制謝師宴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也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檢驗社會功德的一顆試金石。如果神圣的教育被金錢所綁架,良好的社會風氣被利益所玷污,本真的職業操守被不當的感恩所傷害,這影響的不是一時的消費,而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長久的進步和文明。
[措施]
對此,專家建議,抵制謝師宴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首先,學生和家長要改變謝師方式,謝師何必宴?家長應該以一種理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恩知遇之情,以文化感恩、道義感恩的方式表達謝意,比如感恩書信、感恩朗誦、感恩講座等都是很高雅又很有人情味的感恩方式。教師應該主動抵制謝師宴,不盲目跟風,不相互攀比,不為轟轟烈烈的謝師經濟起推波助瀾的作用。反過來說,傳道授業是教師的天職,沒有教師不希望自己教的學生出類拔萃,但不一定每個老師都愿意參加觥籌交錯的謝師宴。
其次,學校對抵制謝師宴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筆者建議,學校可以給每個教師和家長發出公開信,呼吁學生和馬國福教師不搞謝師宴,學生不倡導,家長不支持,教師不參與,學校、教師、學生家庭三者互動,彼此理解,筑牢抵制庸俗謝師宴的“防火墻”。
再次,教育主管部門應切實肩負起加強師德教育的責任,還校園一片凈土,給社會一份寧靜。教育主管部門應強化教師的自律、自省、自警、自勉意識,使其恪守行業職責,保持良好的職業操守。通過管理和教育呼吁,在全社會共同倡導情義為先、節儉至上的紅色感恩,積極開展重溫師德、共建凈土的文化感恩,這要比謝師宴有意義的多。
抵制謝師宴,家長是源頭,學校是關鍵,此外,惟利是圖的商家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商家的本質和營銷策劃不會輕易將到手的利益拱手相讓。而肩負政府監管職責的工商、衛生、稅務等部門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引導商家踐行健康的消費理念,不給鋪張浪費提供生存空間、不給畸形利益提供便捷渠道,使其無“機”可乘,如此,抵制謝師宴的良好風尚必將大有天地。
國家倡導建設節約型社會,從某種程度上講,抵制謝師宴就是為建設節約型社會做貢獻,為社會的文明進步添磚加瓦。一張嘴就是一顆心的閘門,是文明的閘門、素養的閘門。學生、家長、商家應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從自身做起,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腿,管好自己的嘴,做到口不開,手不伸,腿不去,這樣就會大大減小謝師宴的滋生空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