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社會服務方案策劃
7.2.1 社會服務策劃的含義和形式
(1)策劃的含義策劃是一種十分普遍的工作方法,它是在沒有采取實際行動前所進行的計劃工作,是把目前的情況與將來的理想聯結起來,帶領個人和組織向理想的方向前進。策劃主要涉及一些行動的決定,包括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采用何種方法、何種組織結構或形式去完成工作,由誰負責各項相關工作等。
(2)社會服務策劃的形式
①戰略性策劃 主要過程是:需求評估一明確機構的使命一預測一設計可行的戰略一選擇機構的戰略一將戰略轉變成服務方案目標一方案發展一評估。
②方案發展策劃 主要過程是:需求評估一目標制訂一考慮機構的總目標一方案目標的修訂一探索各種可行方法一認識機構的局限性一選擇可行性方法一方案活動的詳細發展。
③問題解決策劃 主要過程是:認識現有的問題一界定問題一探索可行的解決方法一認識各種可能限制一選取解決辦法一設計完整的計劃一發展評估計劃。
④創新策劃 主要過程是:認識特殊問題或狀態一列出清楚的目標一收集其他機構創新的方法一提高資訊給機構的決策者思考一考慮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阻力一選擇理想的方法一發展計劃用作評估和拓展。
7.2.2社會服務方案策劃
7.2.2.1社會服務方案策劃的含義
社會服務方案策劃是運用理性的方法,通過清楚了解服務機構的工作理念、政策、資源和發展方向從而確立服務目標,并從多個服務工作方案中選取一個最理想的工作策略,然后根據社會需要而分配和動員資源,在推行服務的過程中,能結合實際情況修改服務的運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服務方案的策劃者要監督和檢查服務的執行,最后總結服務的成果。
7.2.2.2社會服務方案的策劃步驟和方法
社會服務方案的策劃可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1)問題認識和分析階段
①問題認識和分析問題主要是要認識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可以通過“問題認識工作表”和“分支法”來了解。
②需要評估 評估包括界定處于危機的人口、目標對象人口以及求助者或受影響的人口。整個社會是由全體人口組成的,其中有部分人群會面臨危機。在危機人群中,一部分可以通過調動個人力量、家庭支持,尋求朋友、同事、單位幫助而化解危機;而另一部分則成為社會服務機構或方案的目標對象。
(2)目標制訂階段
①界定總目標和影響性目標 方案策劃者首要的工作是制訂要達到的總目標和影響性目標。影響性目標是社會工作干預所要達到的目標。為了保證服務的介入,可將“影響性目標”細化為“服務性目標”,再根據“服務性目標”確定后勤保障目標(條件)。
②建立目標的優先次序 目標優先次序的界定主要需要考慮的是可擁有和可動員的資源。包括環境因素和情境狀態,還有人力、財力、物力配置,服務對象的發展階段與特點、機構的目標、問題的急迫程度、社會正義等。
(3)方案安排階段
①制訂各種可以實現目標的可行性方案方案的詳細內容包括目標、對象、活動形式、日期、時間、場地、服務程序表、人力分配、財政預算、所需設備、預期困難和應對方法等。
②選擇理想的可行方案 可行性方案的篩選標準包括:
a.效率,指方案資源投入和服務產出比率;
b.效果,指方案實現目標的程度;
c.可行性,指實施這個方案達到成功的程度,包括方案是否實際可行,機構是否可以完成這個方案,機構過去完成這類方案的記錄,方案計劃是否適當;
d.重要性,指這個方案是否唯一達到目標而必須推行的程度;
e.公平,指這個服務方案能否公平地提供給有需要的個人或團體的程度;
f.附加結果,關注的是方案中所產生的意外(目標之外)的效果,包括對社會所產生的正面和負面效果。
③決定資源需求和爭取資源 策劃者確定理想可行的方案后,就可以決定資源的總需求并進行資源的爭取工作。那些處于優先的最可行的方案比較容易獲得資源。
④制訂行動計劃 當服務計劃被批準可以執行后,必須先將服務方案的目標分解成若干具有可操作性的“執行目標”,執行目標需要方法及其完成的服務內容,并將其明確化。
(4)考慮服務的評估方案的評估一般采用兩種方法:過程評估和效果評估。過程評估關注方案進行過程中服務對象和人數變化、服務方案所必須推行的主要工作項目的完成情況、資源使用情況、經費支出情況,是否按照預定的日期進行。效果評估主要測量的是方案實施后所產生的效果。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