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教育與文化關系 |
第 2 頁:學校文化 |
第 3 頁:學生文化 |
第四節 教育與文化(本章習題)
任何文化特性或形態,如果沒有教育就難以延續。20世紀以來,世界各國進行的重要教育改革也證實:任何教育改革的背后,都隱含著社會文化的制約機制。在一定范圍、一定時期內取得成功的教育改革,一般都十分注意與社會主流文化保持一致;一項在一個 國家中取得顯赫成績的教育改革措施,在另一個具有不同文化的國家或區域中,卻不一定 會取得成功。因此,研究教育與文化的相互依存及變化發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教育與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
“文化”一詞來源于拉丁字“Cultura”,意為耕作、培養、教育、發展、尊重,最初是指人對自然界有目的的影響以及人自身的培養和訓練。古希臘人認為,“有教養”是他們與“無文化”的野蠻人的主要區別。從羅馬時代后期一直到中世紀,文化一詞開始與城市生活發生聯系。由于享受城市生活的人普遍有較高的“教養”水平,因而文化被理解為較高的個人修養。到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開始把文化與理性聯系起來,文化一詞增添了人道主義色彩。直到l8世紀,文化才開始被人們科學地加以界定,并注意到了文化現象與自然現象有所不同。康德認為,文化是在公民社會形成過程中產生和形成的,文化標志著人類從自然狀態向社會狀態的轉變。黑格爾指出,文化始終與人類勞動相聯系,在人類勞動的基礎上產生實踐文化與理論文化。19世紀90年代以后,文化概念正式進入到人類科學家的研究范疇。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B•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下的定義,對規范文化概念具有重要意義。他說:“文化是一個復合的整體,其中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人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習慣。”幾乎所有的文化定義都注意把文化與人類的活動及其結果聯系起來,都承認文化是獨立于各種遺傳素質和機體的生物特征之外的,即文化不可能通過遺傳或其他生物和機械的方法獲得。從這種共同性中,我們可以從整體上比較準確地把握文化最本質的特征。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來理解教育與文化的關系。
(一)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根據文化的定義,教育也是一種文化現象,是整個人類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但教育的雙重文化屬性(傳遞和深化文化與構成文化本體),決定了它在社會文化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教育幾乎與文化體內所有部分都有直接的聯系。任何一種文化特質和文化模式如果不借助于教育的傳遞和深化,都將影響它存在的質量或縮短它存在的時間。 (二)教育與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約
特定社會中的教育之所以能與特定社會文化體中的其他方面共存一體,主要是因為它們經過長期的歷史共生和磨合,已經社會性地篩選掉不相適應的部分,并使其余部分扭合成為一種特定的相互適應和相互依存的關系。所以在其他文化體中的人看來,毫無存在價值和道理的某些文化特質,在另一文化中卻是不可或缺的。這是構成和保持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基礎。
文化與教育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容易給人們造成這樣一種錯覺,即文化與教育之間似乎是一種封閉的循環關系,二者在相互制約的過程中很難產生變化與發展。其實不然,教育與文化既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一面,又有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約過程中變化與發展的一面。
教育與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過程中,不斷按照各自的內在規律運動、變化和發展。在開始時,來自教育或文化方面的本體運動只產生一些漸變性的影響,當這種漸變積累到超出先前兩者關系所劃定的界限范圍時,就會引起突發性變革,出現新文化、新教育和一種新的相互適應關系,從而實現兩者在更高水平或更新意義上的和諧一致。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概說
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教育系統對文化的保存和發展所起的作用。包含四個部分:
1.教育的文化傳遞和保存功能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文化的傳遞、保存方式不斷地發生變化。人類保存、傳遞文化大致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文字出現前,文化通過上下代人間及同代人間的口耳相傳得到傳遞、保存;文字出現后,文化的傳遞和保存通過文字的記載和授受得以實現;最后就是人類通過經驗和多種高科技手段保存傳遞文化。
只有通過教育,把客體文化轉變成主體文化,文化被人理解和應用,這些文化才成為具有社會價值和意義的對象物。
2.教育的文化選擇功能
教育是文化傳遞的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可以是教育內容。教育對文化的選擇有幾個標準:一是社會價值標準。即只有符合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傳統的文化才能進入教育內容,且主要按統治階級的需要選擇主流文化。二是個體發展需要的價值標準。教育選擇文化還要考慮到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順序、特點以及學科內在的邏輯順序和需要。 3.教育的文化交流和融合過程
現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形成,使文化打破封閉的地域性走向開放,文化的交流成為必然。文化的融合是文化交流的產物,表現為不同文化的相互吸收、結合麗趨于一體的過程。
4.教育的文化更新和創造功能
沒有文化的更新和創造,就沒有文化的真正發展。教育創造、更新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育通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來發揮其文化創造的功能。人既是文化的產物又是文化的創造者。二是教育直接創造新的文化。新的文化包括新的作品、新的思想、新的科學技術等。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