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I部分選擇題 |
第 2 頁:第Ⅱ部分非選擇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判斷改錯題;簡答題;論述題 |
四川省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全真模擬試卷
心理學(B級) (二)
(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I部分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思想的教育家是( )
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荀子
2.根據皮亞杰的心理發展觀,一個10歲的兒童屬于認知的(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3.桑代克把自己的心理學稱為( )
A.認知主義心理學
B.聯結主義心理學
C.行為主義心理學
D.人本主義心理學
4.格式塔關于學習實質的看法,是建立在其對( )學習現象的觀察的基礎上的。
A.猿猴
B.白鼠
C.兔子
D.鴿子
5.加涅于1969年與其同事一起第一次正式提出( )概念。
A.教育心理學
B.教學心理學
C.認知心理學
D.聯結心理學
6.狹義的知識是( )
A.概念、公式、定理等
B.生活實踐中形成的經驗、技能、技巧、能力等
C.能貯存在語言文字符號或言語活動中的信息或意義
D.個體通過與其環境相互作用后獲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組織
7.元認知結構不包括( )
A.元認知知識
B.元認知體驗
C.元認知策略
D.元認知監控
8.吹拉彈唱屬于( )
A.識記技能
B.心智技能
C.動作技能
D.認知技能
9.聞一知十、觸類旁通指的是學習中的( )
A.定勢現象
B.遷移現象
C.記憶現象
D.創造現象
10.提出“什么樣的電視機才理想?”問題的方法屬于創造力訓練的( )訓練。
A.缺點列舉
B.聯想
C.希望點列舉
D.想象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1.按照學習的內容,林格倫把學習分為( )
A.技能和知識的學習
B.概念學習
C.態度的學習
D.語言的學習
E.認識策略的學習
12.格式塔和桑代克之間的明顯對立在于( )
A.頓悟
B.替代
C.強化
D.觀察
E.試誤
13.廣義的知識可以分為( )
A.智慧技能
B.認知策略
C.動作技能
D.陳述性知識
E.程序性知識
14.根據主體對外部刺激的調節方式,動作技能可分為( )
A.工具性動作技能
B.連續性動作技能
C.封閉性動作技能
D.非連續性動作技能
E.開放性動作技能
15.多重智力論認為人類的智力至少包括( )
A.音樂智力
B.技能智力
C.自知智力
D.空間智力
E.人際智力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