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及解析: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及解析:簡答題;論述題 |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個空,每空1分,共20分。)
1.關于身心發展的動因問題,主要存在著內發論、_____、_____等不同的解釋。
2.輻合論,也稱二因素論,此觀點肯定____和_____兩種因素對兒童發展都有重要影響作用,而且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互相替代。它認為、心理的發展并非單純地靠天賦本能地逐漸體現,也非單純地對外界影響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與_____共同發展的結果。發展等于遺傳與環境之和。
3.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稱為_____。
4.義務教育是國家用_____規定對一定年齡兒童實施的某種程度的______學校教育。
5.與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擴展到社會各個方面的連續性教育是_____。
6.教育相對獨立于政治經濟制度,體現在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作用具有____。
7.環境泛指個體生活其中,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一切____。
8.瑞士教育家_____認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則全面地、和諧地發展兒童的一切天賦力量。
9.先秦時期,以____為代表的墨家與儒家并稱顯學。
10.《孟子》說“夏、商、周設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這里的庠、序、學、校是指_____。
11.通過網絡教育,既可以進行_____,又可以進行協同式教學,二者結合是全新的網絡教學模式。
12.科學技術的發展能夠日益揭示出受教育者的_____,從而使教育活動更符合這種規律,擴展他們的受教育能力。
13.基礎教育新課程理論的基礎是_____。
14.為提高班主任的素質,2006年教育部頒布的有關班主任工作的文件名是____。
15.所謂智力,一般指人們的認識能力,即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認識活動中表現出來的那些穩定的____。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簡述現代教育的經濟功能。
2.為什么說“遺傳決定論"是錯誤的?
3.二戰以后世界各國教育制度呈現出哪些共同的發展趨勢?
4.簡述義務教育的概念及意義。
5.簡述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現。
6.簡述素質教育思想的基本觀點。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聯系教學實際,試論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想象能力。
2.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網絡的發展,有些人開始提出所謂“學校消亡論”,認為隨著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便利,學生完全可以在家中通過互聯網并在家長的幫助下接受教育,而不必到學校去。近年來,美國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家庭學校,,(home—school),有些家長認為學校不能提供他們的孩子所需要的教育,因而不把孩子送到學校,而是在家中由自己擔任教師,借助互聯網等的幫助,對孩子進行教育,這種現象引起很大的爭議。
結合教育學的知識,請說說“家庭學校”,的出現,對學校教育改革提出了什么樣的挑戰或要求?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