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4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三、簡答題
41.(1)尊師愛生;(2)民主平等;
(3)教學相長;(4)心理相容。
42.(1)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2)學校教育按社會對個體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展的方向與方面作出社會性規范;
(3)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不僅具有即時的價值,而且具有延
時的價值;
(4)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43.(1)確定班集體的發展目標。目標是集體發展的方向和動力,一個班集體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標,才能使班級成員在認識上和行動上保持一致,才能推動班集體的發展。
(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班集體的核心隊伍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推動班級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帶動全班同學實現集體發展目標的核心。
(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班集體的正常秩序包括規章制度、共同的生活準則以及一定的生活規律。
(4)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班集體是在全班同學參加各種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各種教育活動能使每個人都有機會為集體出力并顯示自己的才能。
(5)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正確的班集體輿論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對班集體每個成員都有約束、激勵的作用,是教育集體成員的重要手段。
44.小學教育在義務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普及性。
小學教育的普及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保證依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凡適齡兒童和少年都能受完九年義務教育;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對所有的入學兒童負責,愛護、關心、教育每一個學生,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2)基礎性。
小學教育是各級各類教育的基礎。小學教育在義務教育中的基礎性地位是不容忽視的。國家實施義務教育,不僅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而且是現代社會對每個公民素質的基本要求。義務教育是基礎教育而非專業教育,其內容應包括國家每一個社會成員必須具有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包括相應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小學教育的基礎性地位決定了其在完成這一教育任務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3)強制性。
為了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必須依靠國家法律的強制力量,這就是義務教育的強制性,義務教育的實施。使小學教育具有強制性的特征。
45.(1)當學生對人名、地點等事實性的問題不能理解時,教師可以給以直接指導,將正確答案直接告訴學生。因為事實性的問題不能依靠知識經驗和思維加以推理。
(2)對于與學生經驗有關的邏輯性問題,可以提供間接指導,即給學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勵學生自己進一步推理而求得答案。
(3)在進行間接方式指導時,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對能力強個性獨立的學生,給以較少指導;對于能力較弱個性依賴的學生給以較多指導,直到得到正確答案為止。
四、論述題
46.第一,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邏輯順序和科學體系,各分科課程的學科知識相對封閉,不能反映客觀世界本身的統一性和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性,難以使學生形成有關認識客體的完整圖景和初步的科學世界觀。
第二,課程分科過細,脫離了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
第三,分科教學的課程門類較多,交叉重復現象較為嚴重,造成時間和精神的浪費,結果勢必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
第四,分科教學的課程結構不合理,有的學科被片面強調,有的學科形同虛設,學生的教養、創造力、操作能力被忽視,無法獲得跨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影響了教育質量的提高。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