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教育學作為獨立的學科萌芽于夸美紐斯的__________。
2.杜威是實用主義教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主張課程的組織應以__________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科知識體系為中心。
3.關于教育對生產力貢獻的認識,舒爾茨主要通過__________的分析方法,來推算教育對國民收入增長的貢獻。
4.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特別是培養出來的人應當具有什么樣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識,是由一定的社會__________決定的。
5.教育發展個性是指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礎上,充分把人的__________—表現出來,從而使每個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獨特性。實現生命的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
6.成熟是指個體的生理和心理機能與能力都達到比較完備的階段,在心理發展方面的主要標志是具有獨立自主的__________。
7.教學目標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完成某一階段工作時,希望受教育者達到的要求或產生的變化結果,它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之間是__________的關系。
8.普通中學主要通過提高學生__________的能力、培養學生鑒賞美的能力、形成學生創造美的能力等三個方面來實踐美育的。
9.概括而言,在我國的一系列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中,如《憲法》、《教育法》等等,規定未成年學生享有 __________和受教育權。
10.1989年11月20 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__________,其核心精神是,青少年是社會的未來,人類的希望,有著獨立的社會地位,是行使權利的主體。
11.我國義務教育的教學計劃一般具有三個基本特征:一是基礎性;二是普遍性;三是__________。
12.所謂國家課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機構編制和審定的課程,其管理權屬于中央教育機關。國家課程的編制一般采用__________的開發模式。
13.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①認識的間接性;②認識的交往性;③認識的教育性;④__________等幾個方面。
14.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將貯存在書本或其它信息載體中的物化知識作為學生認識的客體,經過活動,將人類總體的知識轉化為學生個體的內在知識結構。
15.教學策略的制定一般是以教學過程的某個主要構成因素為中心,建立框架,將其他相關要素有機地依附于這個中心,形成一類相對完整的教學策略。據此可按教學策略的構成因素區分出內容、__________、方法和綜合等四種類型。
16.一節好課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內容正確、方法得當、表達清晰、氣氛熱烈。
17.由美國的班杜拉創立的道德教育社會模仿模式,認為人與環境是一個互動體,強調學習__________是行為獲得的基本學習方法。
18.德育過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方借助于德育內容和方法,進行施教傳道和受教修養的統一活動過程,是促進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知、情、意、行發展的過程,是個體社會化與__________的統一過程。
19.班主任的個性影響力取決于三個方面:一是班主任自身對教育工作的情感體驗;三是對學生產生影響的能力:三是高度發展的 __________。
20.中國采用班級組織形式,最早的雛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開辦的__________,20世紀初廢科舉、興學校之后,開始廣泛采用班級組織的形式。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簡述教育對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
2.簡述遺傳素質的定義,以及它對個體發展的意義。
3.簡述課程評價定義及其基本步驟。
4.簡述貫徹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應注意的基本要求。
5.簡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務。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10分)
國外一此發達國家多實行教師許可證制度,我國亦于1993年明確規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并設置了相應的考試科目。試從教師專業素養要求的角度,評析目前我國教師資格考試內容,并提出你的建議。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