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章 |
第 2 頁:第二章 |
第 3 頁:第三章 |
第 4 頁:第四章 |
第 5 頁:第五章 |
第 6 頁:第六章 |
第 7 頁:第七章 |
第 8 頁:第八章 |
第 9 頁:第九章 |
第 10 頁:第十章 |
第 11 頁:1-5章名家精析 |
第 13 頁:6-10章名家精析 |
第二章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所給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答錯、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現代教育發展的根本動因是 ( )
A.政治需要
B.科技進步
C.生產力發展水平
D.產業革命
2.“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句話反映了 ( )
A.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B.教育與經濟的關系
C.教育與文化的關系
D.教育與科技的關系
3.我國正式頒布《義務教育法》的時間是 ( )
A.1957年
B.1982年
C.1986年
D.1990年
4.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促使科學技術再生產的最主要途徑是 ( )
A.學校教育
B.高新技術的應用
C.科學理論的產生
D.完善的社會制度
5.( )以后,文化概念正式進入到人類學家的研究范疇。
A.18世紀90年代
B.20世紀50年代
C.19世紀50年代
D.19世紀90年代
6.人口的職業結構制約著教育的 ( )
A.專業結構
B.布局結構
C.層次結構
D.需求結構
二、填空題(在下列各題的空格中填入正確的內容)
1.19世紀中葉,英國教育思想家 __________提出了較為系統的課程理論。
2.17、18世紀以后,出現了職業的科學家,出現了專門的科學研究機構,被稱為__________。
3.學校教育進行科學知識的再生產,是一種有組織、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再生產。
4.__________是學校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統一體,是經過長期實踐形成的。
三、簡答題
1.教育對科學技術的發展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2.生產力對教育的決定作用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四、論述題
如何理解教育與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關系?
相關推薦:
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匯總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