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情境分析題 |
三、判斷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51、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學,全面實現教育目的。 ( )
52、教學方法是教師上課的方法,是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方法。 ( )
53、一定社會的政治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的性質,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著培養人才的質量規格。 ( )
54、教育過程不同于科學探索的認識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 ( )
55、依據柯爾伯格的道德認知模式進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兩難故事法。 ( )
56、秦漢以后盛行的科舉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聯系更加制度化。 ( )
57、教育行動研究是以教師的教育實踐為主要導向的。 ( )
58、課程論側重于研究“怎么教”的問題。 ( )
59、課程是指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內容的總和及其進程安排。 ( )
60、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具有主觀能動性。 ( )
61、當代教育的發展中,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 )
62、杜威強調教師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所以他的教育理論也被稱為教師中心理論。 ( )
63、反對壓抑兒童本性,強調教師要尊重兒童的個性,關心兒童、信任兒童的是存在主義教育家的主張。 ( )
64、知,即道德認識,是人們通過理智權衡,解決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內心矛盾與支配行為的力量。 ( )
65、講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學。 ( )
66、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經常、最有效的途徑。 ( )
67、循序漸講要求教學要面面俱到。 ( )
68、教師為了全面了解學生,可以看學生的日記、拆學生的信件。 ( )
69、教學目標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的關系是具體與抽象的關系。 ( )
70、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過程,因此要注意寬嚴相濟、張弛適度。 ( )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