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l0個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干后的括號里)
16、研究者傾向于把問題分為( )。
A.抽象問題
B.排列問題
C.轉換問題
D.無結構問題
E.有結構問題
17、教師期望效應的產生,除了取決于教師自身的因素外,還與( )等因素有關。
A.學生的自我意識
B.學生的人格特征
C.學生的認知水平
D.學生的歸因風格
E.家長的教養方式
18、行為目標的陳述具備哪些因素?( )
A.具體目標
B.先前經驗
C.產生條件
D.價值體系
E.行為標準
19、自編測試的常見錯誤有( )。
A.教師過于相信自己的主觀判斷而忽視測驗的信度和效度指標
B.教師對測驗準備不夠充分
C.測驗太簡單,題量小
D.教師對無關細節過于強調
E.教師對測驗的項目分類比例不一致
20、根據認知心理學家的觀點,問題解決要經歷哪幾個階段( )。
A.發現問題
B.表征問題
C.理解問題
D.提出假設
E.檢驗假設
21、課堂社會環境包括( )。
A.教師
B.溫度
C.學生
D.課堂情境
E.座位的安排
22、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在學習eye(眼)和ball(球)后再學習eyeball就比較容易,這種現象屬于()。
A.一般遷移
B.負遷移
C.水平遷移
D.垂直遷移
E.正遷移
23、教師這一要素主要涉及的方面有( )。
A.敬業精神
B.專業知識
C.專業技能
D.教學風格
E.教師品格
24、道德情感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對于青少年兒童最重要的是(( )。
A.集體主義情感
B.義務感
C.責任感
D.羞恥感
E.事業感
25、學生間認知方式的差異主要表現在( )。
A.場獨立與場依存
B.沉思型與沖動型
C.內向型與外向型
D.輻合型與發散型。
E.可控與不可控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