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解析 |
11、俗語“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說明了兒童身心發展具有( )。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12、環境文化和設施文化屬于( )。
A.學校精神文化
B.學校物質文化
C.學校組織和制度
D.學生亞文化
13、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 )。
A.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B.全面了解學生
C.培養優良的班風
D.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
14、 “人的發展是個體的內在因素與外部環境在個體活動中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一觀點 屬于個體發展上的( )。
A.內發論
B.外鑠論
C.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D.活動論
15、單項選擇題教育的終身化是( )的特點。
A.古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20世紀以后的教育
D.后工業社會教育
16、心理學家稱之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的時期發生在( )。
A.小學階段
B.初中階段
C.高中階段
D.大學階段
17、學生的受教育權不包括( )。
A.學習權
B.人格尊嚴權
C.公正評價權
D.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權
18、課程評價中的CIPP模式是指( )。
A.背景、輸入、過程、結果評價模式
B.泰勒模式
C.目標評價模式
D.目的游離評價模式
19、“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等命題的提出者是( )。
A.夸美紐斯
B.洛克
C.杜威
D.赫爾巴特
20、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
A.提出教學目標
B.選擇教學方法
C.設計教學進程
D.規劃板書的內容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