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解析 |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20個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31、一個測驗能測出它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的程度,稱為________;一個測驗經過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測量所得結果的準確程度,稱為________。
32、柏拉圖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他的代表作《_________》中。
33、馬卡連柯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尊重一個人”。這句活說明的德育原則是________。
34、古代普遍推行的教學組織形式是______。
35、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或者產生怎樣的結果,被稱為廣義的__________。
3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教師是________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37、未成年學生享有的主要權利概括起來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38、班集體的發展目標一般可分為近期的、中期的、________三種;目標的提出由易到難、________、逐步提高。
39、學生發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轉變為現實性的條件是_________。
40、學校文化主要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制度文化等。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生產力對教育有哪些制約作用?
42、教育學的研究經歷了哪些階段?
43、簡述20世紀以后教育的特點。
44、簡述教師的職業性質與特點。
45、簡述教師布置作業的要求。
五、論述題(本大題只有1個小題,滿分10分)
46、簡述教學過程的結構。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