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情景題 |
第 8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9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10 頁:判斷題答案 |
第 11 頁:情景題答案 |
三、判斷題
1.×【解析】班級是學校開展各項教育活動的基本單位。
2.×【解析】德育過程是思想品德的教育過程,學生品德的形成過程是一個自我教育的過程,二者既相聯系,又相區別。
3.×【解析】測驗的難度是指測驗包含的試題難易程度,題于所指是區分度。
4.×【解析】無論啟發式還是注入式都不是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兩種對立的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
5.×【解析】一定程度上潛在課程對學生的影響比顯性課程的影響更大,因此,潛在課程也是一種重要的課程類型。
6.×【解析】民主的師生關系不能沒有嚴格要求,嚴格要求與民主平等是統一的。
7.×【解析】教育目的是高度概括的、總體的,也是很具體的。
8.×【解析】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結構的變化。
9.×【解析】教育與生產力的發展互相適應,在生產力許可的范圍內可以適當超前發展。
10.×【解析】題干所指是道家的教育主張。
11.×【解析】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但也要統籌安排其他各項工作。
12.×【解析】古代埃及設置最多的是文士學校。
13.×【解析】教育雖不能直接生產物質產品,但卻可以通過提高勞動者素質,創造更豐富的社會財富,所以教育投資是生產性投資。
14.×【解析】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
15.×【解析】“產婆術”體現了啟發性原則。
16.×【解析】盧梭的教育主張是自然主義的。
17.√【解析】學生文化與成人世界、兒童世界的文化既有差異性,也有相同點。
18.×【解析】掌握知識只是發展能力的基礎,二者能否實現轉化還需要建立內在機制。
19.×【解析】現代教育學派的代表是杜威,赫爾巴特是傳統教育學派的代表。
20.×【解析】鞏固知識的過程是不斷吸收新知識的過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