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辨析題 |
第 4 頁:簡答題 |
第 5 頁:材料分析題 |
二、辨析題
1.任何人的發展都不能離開遺傳素質。
【答案】這種說法是正確的。遺傳素質是指從上一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機體的形態、結構以及器官和神經系統的特征等。這些遺傳素質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人的發展就是在人類特有的遺傳素質基礎上展開的。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決定人的發展;遺傳素質的成熟機制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水平及階段。
2.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的發展過程。
【答案】這種說法是正確的。(1)學生思想品德的任何變化,都依賴于學生個體的心理活動。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響,都必須通過學生思想狀態的變化,經過學生思想內部的矛盾斗爭,才能發生作用,促使學生品德的真正形成。(2)在德育過程中,學生思想內部的矛盾斗爭實質上是對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綜合過程。教育者應當自覺利用矛盾運動的規律,促進學生思想矛盾向社會需要的方向轉化。(3)學生的自我教育過程實際上也是他們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的過程,斗爭的過程也是學生品德不斷發展的過程,這一規律要求教育者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發揮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3.精神狀態與注意力的變化模式可分為三種:先高后低,先低后高,中較低、兩頭高。
【答案】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精神狀態與注意力的變化模式的三種:(1)先高后低。很多情況下,個體在學習工作的最初階段精神狀態往往是最好的,此時有足夠的動力與精力,因此注意力在工作的起初也最容易集中到注意對象上。然而隨著工作的進程,精神狀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下降,注意力也隨之降低。這是一種先高后低的模式。(2)先低與后高。個體在工作學習的開始階段還沒有完全進入狀態,受到各方面新異刺激的干擾,因此此時的注意力往往不是很高。但是隨著工作的進程,環境的熟悉性逐漸增加,在更加放松和熟悉的狀態下注意力會逐漸提升。(3)中間高,兩頭低。個體在工作的開始階段需要適應環境,避免刺激的干擾,而工作即將結束時也會有心態的起伏、精力的衰減,因此在學習工作的最初和最后階段其精神狀態都沒有達到最佳,注意力也因此受到影響。與此對應,在工作的中間階段屬于個體最佳的精神狀態和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刻。
4.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答案】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信度是指一個測驗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效度是指一個測驗工具希望測到某種行為特征的有效性與準確程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可信的測驗未必有效,而有效測驗必定可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