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4 頁:寫作題 |
第 5 頁:答案及解析 |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區別的考查。
【名師詳解】二者區別具體表現在:(1)從教育目的上看:應試教育只追求學生成績的提高以應付眼前的升學;素質教育則著眼于學生的個性全面發展以適應未來的社會。(2)從教育對象上看:應試教育是面向少數人而忽視多數人,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質教育則是面向全體,重在“普及”,促使每個學生充分發展的“通才教育”。(3)從教育內容上看:應試教育完全圍繞應試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輕“德”、缺“體”、少“美”、砍“勞”,是一種不完全的畸形教育;素質教育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諸方面都得到發展的教育。(4)就教育評價而言:應試教育只看“一好遮百丑”的“升學率”,直接把升學成績作為評定教育質量的唯一標尺;素質教育則把學生綜合素質的“合格”放在首位(升學成績只是其中的一項指標),堅決反對將“升學率”與學校或教師的獎懲掛鉤。(5)從教育方法上看:應試教育施行的是學生被動學習,死摳書本,脫離實際的教育;素質教育則是重視雙基、發展智力、培養能力,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的教育。
2. 【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時事政治的考查。
【名師詳解】略
3. 【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教師成長階段的考查。
【名師詳解】關注生存階段是教師成長的起始階段,處于這個階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師,他們非常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性。他們非常注意自己在學生、同事以及學校領導心目中的地位,出于這種生存憂慮,教師會把大量時間用于處理人際關系或者管理學生方面。
4. 【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師生關系的考查。
【名師詳解】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
5. 【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學生權利的考查。
【名師詳解】略
6. 【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教學原則的考查。
【名師詳解】教學規律是制定教學原則的依據,而教學原則是教學規律的體現,二者不可分。
7. 【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教師職業行為的考查。
【名師詳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的意思是:統治者本身言行正當,即使不下命令,百姓也會跟著行動;統治者本身言行不正當,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會聽從。從教師的角度理解,即教師自己應以身作則,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8. 【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考查。
【名師詳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四條第一款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9. 【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考查。
【名師詳解】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進以德治國的現實需要。
10.【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考查。
【名師詳解】略
11.【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教育法律法規的考查。
【名師詳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結伙斗毆,尋釁滋事,擾亂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教學秩序或者破壞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由公安機關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侵占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12.【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代表思想的考查。
【名師詳解】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韓非子和商鞅,故C項錯誤。
13.【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外國文學常識的考查。
【名師詳解】西班牙最早出現的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漢小說是《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中譯本名《小癩子》)。
14.【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我國文學常識的考查。
【名師詳解】B項張天翼的《華威先生》屬于解放區文學,《上海屋檐下》的作者是夏衍;C項孫犁的《荷花淀》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作品;D項《林海雪原》的作者是曲波。
15.【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我國科技常識的考查。
【名師詳解】略
16.【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世界科技發展的考查。
【名師詳解】略
17.【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我國古代科技的考查。
【名師詳解】突火槍是宋代的管形火器,筒是用竹管做的,里面裝有用石子和鐵塊制成的“子窠”和火藥,火藥點燃后,產生很強的氣壓,把“子窠”射出去。突火槍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的發明大大提高了火器發射的準確率。
18.【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我國古代文學知識的考查。
【名師詳解】題中提到該詩句“描述了當時”,由此可知所描述的這位書法家與杜甫屬同一個朝代,可以首先從時間上排除A項。因為杜甫是唐代人,而王羲之是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和柳公權皆以楷體聞名于世,張旭則是以草書著名,被譽為“草圣”。再分析題干詩句的意境是狂野豪放,加上“揮毫”“如云煙”可知形容寫字的速度快,由此可以判定本題正確答案為B。
19.【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
【名師詳解】這段文字顯然是在為某本書做宣傳時給書寫的內容提要,目的是希望你能買下這本書。
20.【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
【名師詳解】此題可用排除法。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故D項表述錯誤;B、C兩項夸大了企業的信譽和形象的作用。所以A項正確。
21.【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
【名師詳解】根據題干“它們都擴展到以符號系統為主研究對象,因而就發現了共同的邊界”可知C選項正確。
22.【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考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考查。
【名師詳解】此題的解題點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和必要條件假言判斷。解題思路是:“全社會增強資源節約意識”是“資源利用的效率充分提高”的必要條件,肯定后件就可以肯定前件。因此,“如果資源利用的效率充分提高了”,就可以得到“全社會增強了資源節約意識”。因此A項正確。題干中沒有提到“進一步提高節約技術”和“進一步增強節約意識”之間的關系,因此不能選B。“資源節約技術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和“相關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這三個并列的條件是“環境保護獲得更加有力的保障”的充分條件,因此只有其中條件中的一項不能得到后件。因此不能選C項。題干中也沒有提到“相關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之間的關系,因此不選D項。
23.【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考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考查。
【名師詳解】此題的解題點是復合命題的推理。關鍵是掌握假言推理、聯言推理、選言推理及其負命題這些命題形式推理以及這些命題形式之間關系的等值轉換:解題思路是:為方便起見,先用邏輯語言和符號把題干命題表示出來。我們用A表示“這些養殖示范小區和牧場園區實行統一配種”,用B表示“統一飼料配方、統一存貯、統一防疫、統一擠奶”,用C表示“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各項技術服務”,題干的推理可以表示為:A—(B∧C)。A是B八C的充分條件。根據充分條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沒有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各項技術服務”即—C,這是否定了B∧C,因此,就要否定A,即—A,也就是這些示范小區和牧場園區沒有實行統一配種。因此,c項正確。題干中沒有說明統一飼料配方、統一存貯、統一防疫之間的關系,因此,A項排除;題干中也沒有單獨說明統一飼料配方和統一配種之間的關系,因此B項排除。充分條件的假言推理,否定前件,不能肯定或否定后件,因此D項也不能選。
24.【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文學修辭手法的考查。
【名師詳解】C項沒有采用任何修辭手法。
25.【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文學中文體的考查。
【名師詳解】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