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章節習題 |
第 4 頁:答案及解析 |
點擊查看:2016年教師資格《中學教育教學知識》章節習題匯總
模塊七 中學德育
一、單項選擇題
1.德育在青少年的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 )作用。
A.關鍵
B.基礎
C.前提
D.定向
2.有利于對個人或團體的行為做出量化處理并進行等級評定的品德評價方法是( )。
A.量表評價法
B.個案研究法
C.成長記錄袋
D.操行評語法
3.德育過程的構成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環境
4.( )是一個人自覺地調節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過程。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5.學生王林因不守紀律,又一次被帶進辦公室,當即受到班主任的訓斥:“你又違反紀律了?我跟你說了多少次?你的臉皮實在太厚!你把家長請來,當面說清楚,你到底準備怎么辦。不然,從明天起,你就不要來讀書了。”王林低著頭離開了辦公室。根據上面的材料,你認為要使王林遵守紀律應采用的方法是( )。
A.說服教育法
B.情感陶冶法
C.榜樣示范法
D.實際鍛煉法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句話所體現的德育方法是( )。
A.情感陶冶法
B.實際鍛煉法
C.說服教育法
D.榜樣示范法
7.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和提高過程,其進行順序是( )。
A.以知為開端,知、情、意、行依次進行
B.以情為開端,情、知、意、行
C.以意為開端,意、知、情、行
D.視具體情況,可有多種開端
8.品德心理結構中最具有動力色彩的成分是(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9.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與德育內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與德育內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會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學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10.教育者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教育,并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道德實踐活動,這符合中學德育( )的原則。
A.知行統一
B.因材施教
C.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
D.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分卷 | 《中學教育知識能力》各類試題
2016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模擬卷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