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資產減值損失 117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17
(4)2007年計提折舊=(1693-100)÷9=177(萬元)
借:制造費用 177
貸:累計折舊 177
(5)2007年12月31日計提減值準備前的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1693-177=1516(萬元),可收回金額為1600萬元,不應計提減值準備,也不能轉回以前年度計提的減值準備。
(6)2008年計提折舊=(1516-100)÷8=177(萬元)
借:制造費用 177
貸:累計折舊 177
【例題6】某公司在A、B、C三地擁有三家分公司,其中,C分公司是上年吸收合并的公司。由于A、B、C三家分公司均能產生獨立于其他分公司的現金流入,所以該公司將這三家分公司確定為三個資產組。2007年12月1日,企業經營所處的技術環境發生了重大不利變化,出現減值跡象,需要進行減值測試。減值測試時,C分公司資產組的賬面價值為520萬元(含合并商譽為20萬元)。該公司計算C分公司資產的可收回金額為400萬元。假定C分公司資產組中包括甲設備、乙設備和一項無形資產,其賬面價值分別為250萬元、150萬元和100萬元。假定C資產組中各項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相同。
要求:計算商譽、甲設備、乙設備和無形資產應計提的減值準備并編制有關會計分錄。
本例中,C資產組的賬面價值=520萬元,可收回金額=400萬元,發生減值120萬元。
C資產組中的減值額先沖減商譽20萬元,余下的100萬元分配給甲設備、乙設備和無形資產。
甲設備應承擔的減值損失=100÷(250+150+100)×250=50(萬元)
乙設備應承擔的減值損失=100÷(250+150+100)×150=30(萬元)
無形資產應承擔的減值損失=100÷(250+150+100)×100=20(萬元)
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120
貸:商譽減值準備 20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80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20
【例題7】長江公司在A、B、C三地擁有三家分公司,這三家分公司的經營活動由一個總部負責運作。由于A、B、C三家分公司均能產生獨立于其他分公司的現金流入,所以該公司將這三家分公司確定為三個資產組。2007年12月1日,企業經營所處的技術環境發生了重大不利變化,出現減值跡象,需要進行減值測試。假設總部資產的賬面價值為200萬元,能夠按照各資產組賬面價值的比例進行合理分攤,A、B、C分公司和總部資產的使用壽命均為20年。減值測試時,A、B、C三個資產組的賬面價值分別為320萬元、160萬元和320萬元。長江公司計算得出A分公司資產的可收回金額為420萬元,B分公司資產的可收回金額為160萬元,C分公司資產的可收回金額為380萬元。
要求:計算A、B、C三個資產組和總部資產計提的減值準備。
(1)將總部資產分配至各資產組
總部資產應分配給A資產組的數額=200×320/800=80(萬元);
總部資產應分配給B資產組的數額=200×160/800=40(萬元);
總部資產應分配給C資產組的數額=200×320/800=80(萬元)。
分配后各資產組的賬面價值為:
A資產組的賬面價值=320+80=400(萬元);
B資產組的賬面價值=160+40=200(萬元);
C資產組的賬面價值=320+80=400(萬元)。
(2)進行減值測試
A資產組的賬面價值=400萬元,可收回金額=420萬元,沒有發生減值;
B資產組的賬面價值=200萬元,可收回金額=160萬元,發生減值40萬元;
C資產組的賬面價值=400萬元,可收回金額=380萬元,發生減值20萬元。
將各資產組的減值額在總部資產和各資產組之間分配:
B資產組減值額分配給總部資產的數額=40×40/200=8(萬元),分配給B資產組本身的數額=40×160/200=32(萬元)。
C資產組減值額分配給總部資產的數額=20×80/400=4(萬元),分配給B資產組本身的數額=20×320/400=16(萬元)。
A資產組沒有發生減值, B資產組發生減值32萬元, C資產組發生減值16萬元,總部資產發生減值=8+4=12(萬元)。
【例題8】長江公司2002年12月20日甲生產線生產光學器材,由A、B、C三部機器構成,初始成本分別為600萬元,600萬元和800萬元。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以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三部機器均無法單獨產生現金流量,但整條生產線構成完整的產銷單位,屬于一個資產組。2007年該生產線所生產光學產品有替代產品上市,到年底導致公司光學產品銷路銳減40%,因此,公司于年末對該條生產線進行減值測試。經估計生產線未來5年現金流量及其折現率,得到其現值為820萬元。而公司無法合理估計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則以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作為其可收回金額。2007年末C機器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388萬元,A、B機器都無法合理估計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以及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整條生產線已使用5年,預計尚可使用5年。
要求:(1)確定2007年12月31日資產組賬面價值。
(2)計算資產減值損失,將計算結果填入下表。
資產減值損失計算表
項目 機器A 機器B 機器C 整條生產線(資產組)
賬面價值
可收回金額
減值損失
減值損失分攤比例
分攤減值損失
分攤后賬面價值
尚未分攤的減值損失
二次分攤比例
二次分攤減值損失
二次分攤后應確認減值損失總額
二次分攤后賬面價值
(3)編制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的會計分錄。
【答案】
(1)資產組賬面價值=(600+600+800)-(600÷10×5+600÷10×5+800÷10×5)=1000(萬元)。
(2)
資產減值損失計算表
項 目 機器A 機器B 機器C 整條生產線(資產組)
賬面價值 300 300 400 1000
可收回金額 820
減值損失 180
減值損失分攤比例 30% 30% 40%
分攤減值損失 54 54 12 120
分攤后賬面價值 246 246 388
尚未分攤的減值損失 60
二次分攤比例 50% 50%
二次分攤減值損失 30 30 60
二次分攤后應確認減值損失總額 84 84 12
二次分攤后賬面價值 216 216 388 820
注:抵減后的各資產的賬面價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最高者:該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如可確定的)、該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如可確定的)和零。因此而導致的未能分攤的減值損失金額,應當按照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中其他各項資產的賬面價值所占比重進行分攤。因C機器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388萬元,所以分攤的減值損失為12萬元,而不是72萬元。
2008年會計職稱考試遠程網絡輔導方案
輔導方案 教材訂購熱線:010-62168566
會計職稱輔導科目 |
精講班 |
沖刺班 |
串講班 |
報名 | |||||
課時 |
主講老師 |
試聽 |
課時 |
主講老師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40 |
20 |
6 |
|||||||
22 |
6 |
||||||||
50 |
21 |
6 |
|||||||
21 |
6 |
||||||||
20 |
6 |
||||||||
會計證課程輔導方案 |
精講班 |
沖刺班 |
報名 |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
《會計基礎與實務》 |
60 |
20 |
|||||||
《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 |
40 |
||||||||
《初級會計電算化》 |
彭 云 |
|
|
|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吧會計職稱欄目
希望與其他考生進行交流?點擊進入會計職稱論壇>>>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