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應交稅費
一、應交稅費概述
1.根據稅法規定應交納的各種稅費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所得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車船稅、土地使用稅、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印花稅、耕地占用稅等。
2.企業應通過“應交稅費”科目總括反映各種稅費的交納情況,并按照應交稅費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
3.交納的印花稅、耕地占用稅等不需要預計應交的稅金,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
【例題·多選題】企業繳納的下列稅金,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的有( )。
A.印花稅
B.耕地占用稅
C.房產稅
D.土地增值稅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企業的印花稅和耕地占用稅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
二、應交增值稅
(一)增值稅概述
1.增值稅的概念及納稅人
2.增值稅類型
3.設置的科目
(二)一般納稅企業的賬務處理
1.采購商品和接受應稅勞務(進項稅額)
企業從國內采購商品或接受應稅勞務等,根據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計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注意】
第一,企業購入固定資產支付的增值稅,計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在購置當期全部一次性扣除。
第二,對于購入的免稅農業產品、收購廢舊物資等可以按買價(或收購金額)的一定比率計算進項稅額,并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第三,屬于購進貨物時即能認定進項稅額不能抵扣的,直接將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計入購入貨物及接受勞務的成本。
第四,企業購進貨物以及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支付運輸費用的,按照結算單據上注明的運輸費用金額和規定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例題·多選題】下列各項業務中所支付的增值稅,按規定能夠作為進項稅額予以抵扣的有( )。
A.一般納稅人采購生產用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中注明的增值稅稅額
B.小規模納稅人采購生產用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中注明的增值稅稅額
C.一般納稅人購入生產用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中注明的增值稅稅額
D.一般納稅人支付委托加工物資的加工費時,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中注明的增值稅稅額
『正確答案』ACD
『答案解析』小規模納稅人不實行抵扣制,故選項B不能作為進項稅額抵扣。
【例題】甲企業購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貨款60 000元,增值稅額10 200元,貨物尚未到達,貨款和進項稅款已用銀行存款支付。該企業采用計劃成本對原材料進行核算。
甲企業的有關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借:材料采購 6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0 200
貸:銀行存款 70 200
【例題】甲企業購入免稅農產品一批,價款100 000元,規定的扣除率為13%,貨物尚未到達,貨款已用銀行存款支付。
甲企業的有關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借:材料采購 87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3 000
貸:銀行存款 100 000
進項稅額=購買價款×扣除率=100 000×13%
=13 000(元)
【例題】甲企業購入不需要安裝的生產用設備一臺,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價款200 000元,增值稅34 000元,運雜費6 000元,全部款項已用銀行存款支付。
甲企業的會計分錄為:
『正確答案』
借:固定資產 206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 000
貸:銀行存款 240 000
2.進項稅額轉出
企業購進的貨物發生管理原因造成的非常損失,以及將購進貨物改變用途(用于非應稅項目等),其進項稅額不能再抵扣,轉入“進項稅額轉出”。
【例題】E企業庫存材料因意外(管理原因造成)火災毀損一批,有關增值稅專用發票確認的成本為10 000元,增值稅額1 700元。
E企業的有關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11 700
貸:原材料 1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 700
【例題】G企業建造廠房領用生產用原材料一批,價款50 000元,原材料購入時支付的增值稅為8 500元。
G企業的有關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借:在建工程 58 500
貸:原材料 5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8 500
3.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及視同銷售行為(銷項稅額)
(1)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應稅勞務,按照不含稅收入和增值稅稅率計算確認“銷項稅額”。
(2)企業將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稅法上視同銷售行為,計算確認銷項稅額。
注:如果企業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勞務采用銷售額和銷項稅額合并定價方法的,按公式“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還原為不含稅銷售額,并按不含稅銷售額計算銷項稅額。
【例題】N企業將自己生產的產品用于自行建造職工俱樂部。該批產品的成本為200 000元,計稅價格為300 000元。增值稅稅率為17%。
N企業的有關會計分錄如下:
『正確答案』
借:在建工程 251 000
貸:庫存商品 2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1 000
企業在建工程領用自己生產產品的銷項稅額
=300 000×17%=51 000(元)
4.出口退稅
5.交納增值稅
交納增值稅,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核算。
(三)小規模納稅企業的核算
小規模納稅企業的特點:小規模納稅企業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一般情況下,只能開具普通發票,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小規模納稅企業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實行簡易辦法計算應納增值稅稅額;小規模納稅企業的銷售額不包括其應納增值稅額。
小規模納稅企業購入貨物無論是否具有增值稅專用發票,其支付的增值稅額均不計入進項稅額,不得由銷項稅額抵扣,而計入購入貨物的成本。
小規模納稅企業的銷售收入按不含稅價格計算。
(四)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企業增值稅的賬務處理
1.試點行業
試點地區先在交通運輸業、部分現代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開展試點,逐步推廣至其他行業。
2.稅率
在現行增值稅17%標準稅率和13%低稅率基礎上,新增11%和6%兩檔低稅率。租賃有形動產等適用17%稅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適用11%稅率,其他部分現代服務業適用6%稅率。
3.計稅方式
交通運輸業、建筑業、郵電通信業、現代服務業、文化體育業、銷售不動產和轉讓無形資產,原則上適用增值稅一般計稅方法。金融保險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原則上適用增值稅簡易計稅方法。
4.計稅依據
納稅人計稅依據原則上為發生應稅交易取得的全部收入。對一些存在大量代收轉付或代墊資金的行業,其代收代墊金額可予以合理扣除。
5.會計處理
(1)一般納稅人差額征稅的會計處理
增值稅差額征稅是指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地區的納稅人,提供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應稅服務,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支付給規定范圍納稅人、規定項目價款后不含稅余額交納增值稅。
接受應稅服務時,按規定允許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銷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金額與上述增值稅額的差額,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對于期末一次性進行賬務處理的企業,期末,按規定當期允許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銷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
【例題】某運輸公司為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1%,2013年8月提供國內貨物運輸服務取得價稅合計3 330 000元,款項存入銀行。支付非試點聯運企業運費555 000元并取得交通運輸業專用發票。不考慮其他因素。
『正確答案』
、俳邮苈撨\企業應稅服務:
借:主營業務成本 5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 55 000
貸:銀行存款 555 000
營業稅改增值稅抵減的銷項稅額=[555 000÷(1+11%)]×11%=55 000(元)
、诖_認提供貨物運輸服務應交增值稅:
借:銀行存款 3 330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3 0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30 000
增值稅銷項稅額=[3 330 000÷(1+11%)]×11%
(2)小規模納稅人差額征稅的會計處理
小規模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試點期間按照營改增有關規定允許從銷售額中扣除其支付給非試點納稅人價款的,按規定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應交增值稅應直接沖減“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