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1. 企業對初次發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項采用新的會計政策,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2. 企業難以對某項變更區分為會計政策變更或會計估計變更的,遵循重要性要求,應當將其作為會計政策變更處理。()
3. 固定資產的盤虧、盤盈均屬于前期差錯。()
4. 由于經濟環境的改變而變更會計政策的,無論會計政策變更的影響數是否能合理確定,均應采用未來適用法進行會計處理。()
5. 會計政策變更可以采用追溯調整法和未來適用法兩種方法進行會計處理,采用哪種會計處理方法,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6. 追溯調整法下,對于比較財務報表期間的會計政策變更,應調整各期間凈損益各項目和財務報表其他相關項目;對于比較財務報表可比期間以前的會計政策變更的累計影響數,應調整比較財務報表最早期間的期初留存收益,財務報表其他相關項目的數字也一并調整。()
7. 進行會計估計是根據當前所掌握的可靠證據并據以做出的最佳估計,所以并不會削弱會計核算的可靠性。()
8.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由平均年限法改為雙倍余額遞減法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9. 無充分合理的證據表明會計政策變更的合理性或者未經股東大會等類似權利機構批準擅自變更會計政策的,或者連續、反復地自行變更會計政策的,視為濫用會計政策,按照重要差錯來進行會計處理。()
10. 由于經濟環境、客觀情況的改變而變更會計政策,以便提供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若會計政策累積影響數能夠合理確定,在國家沒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應采用未來適用法進行會計處理。()
11. 20×9年7月10日,在20×8年度財務報告批準報出后,發現20×8年度管理用固定資產少提折舊300萬元。企業應調整20×9年度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期初數和上年數。()
相關推薦:2011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輔導講義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