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5 頁:綜合題 |
第 6 頁:答案及解析 |
三、判斷題
1.
【答案】√
2.
【答案】√
3.
【答案】×
【解析】因應繳滯納金形成的其他應付款,因稅法規定該支出不允許稅前扣除,其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0=賬面價值。
4.
【答案】×
【解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通常產生于以下情況:(1)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其計稅基礎;(2)負債的賬面價值大于其計稅基礎。
5.
【答案】×
【解析】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會計上不計提攤銷,但稅法規定會按一定方法進行攤銷,會形成暫時性差異。
6.
【答案】×
【解析】除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以及企業合并外,在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同時,應增加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
7.
【答案】×
【解析】有些情況下,雖然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但出于各方面考慮,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不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比如免稅合并形成的商譽。
8.
【答案】√
9.
【答案】√
10.
【答案】×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降而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對應資本公積。
11.
【答案】×
【解析】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復核。如果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利用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利益,應當減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
12.
【答案】√
13.
【答案】√
14.
【答案】×
【解析】遞延所得稅費用=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增加+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少-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減少-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增加,遞延所得稅收益=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減少+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增加-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增加-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少。
15.
【答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