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5 頁:綜合題 |
第 6 頁:答案及解析 |
三、判斷題
1.所得稅準則規范的是資產負債表中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和計量。( )
2.一般情況下,對于應付職工薪酬,其計稅基礎為賬面價值減去在未來期間可予稅前扣除的金額0之間的差額,即賬面價值等于計稅基礎。 ( )
3.因欠稅產生的應交稅款滯納金的計稅基礎為0。 ( )
4.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其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 )
5.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形成暫時性差異。 ( )
6.在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同時,應增加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 ( )
7.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一定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 )
8.某些情況下,如果企業發生的某項交易或事項不是企業合并,并且該交易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且該項交易中產生的資產、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在交易或事項發生時不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 )
9.企業合并符合免稅合并條件的,業務發生時被購買方資產、負債初始計量金額與其計稅基礎不同所形成的暫時性差異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者負債。 ( )
10.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降而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對應所得稅費用。 ( )
11.遞延所得稅資產不需要進行減值測試。 ( )
12.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 ( )
13.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 )
14.遞延所得稅收益=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增加+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少-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減少-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增加。 ( )
15.應交所得稅的計量,無論稅率是否發生變動,均應按資產負債表日的所得稅稅率計算確定。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