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及答案解析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及答案解析 |
第 4 頁:判斷題及答案解析 |
第 5 頁:計算題及答案解析 |
第 7 頁:綜合題及答案解析 |
五、綜合題
1.甲公司、乙公司和丙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股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17%,有關資料如下:
(1) 2012年10月12日,經與丙公司協商,甲公司以一項非專利技術和對丁公司股權投資(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換入丙公司持有的對戌公司長期股權投資。
甲公司非專利技術的原價為1200萬元,已推銷200萬元,已計提減值準備100萬元,公允價值為1000萬元,應交納營業稅50萬元;對丁公司股權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均為400萬元。其中,成本為35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為50萬元.甲公司換入的對戊公司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
丙公司對戌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11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1200萬元.丙公司另以銀行存款向甲公司支付補價200萬元.
(2) 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獲悉乙公司發生財務困難,對應收向乙公司銷售商品的款項2340萬元計提壞賬準備280萬元,此前末對該款項計提壞賬準備。
(3) 2013年1月1日,考慮到乙公司近期可能難以按時償還前欠貸款2340萬元,經協商,甲公司同意免去乙公司400萬元債務,剩余款項應在2013年5月31日前支付,同時約定,乙公司如果截至5月31日經營狀況好轉,現金流量比較充裕,應再償還甲公司100萬元。當日,乙公司估計截至5月31日經營狀況好轉的可能性為60%。
(4) 2013年5月31日,乙公司經營狀況好轉,現金流量較為充裕,按約定償還了對甲公司的重組債務。
假定有關交易均具有商業實質,不考慮所得稅等其他因素。
要求:
(1)分析判斷甲公司和丙公司之間的資產交換是否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2)計算甲公司換出非專利技術應確認的損益,并編制甲公司有關業務的會計分錄。
(3)編制甲公司與確認壞賬準備有關的會計分錄。
(4)計算甲公司重組后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和重組損益,并編制甲公司有關業務的會計分錄。
(5)計算乙公司重組后應付賬欺的賬面價值和重組損益,并編制乙公司有關業務的會計分錄。
(6)分別編制甲公司、乙公司2010年5月31日結清重組后債權債務的會計分錄,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答案】
(1)對于貨幣性資產收取方(甲公司):
收到的貨幣性資產/換出資產公允價值=200/(1000+400)=14.29%<25%,所以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對于貨幣性資產支付方(丙公司):
支付的貨幣性資產/換入資產公允價值=200/(1000+400)=14.29%<25%,所以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2)甲公司換出非專利技術應確認的損益=1000- (1200-200-100) -50=50(萬元)
甲公司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1200
累計攤銷 200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100
銀行存款 200
貸:無形資產 1200
應交稅費一一應交營業稅 50
營業外收入 5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一成本 350
一一公允價值變動5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0
貸:投資收益 50
(3)
借:資產減值損失280
貸:壞賬準備 280
(4)
甲公司重組后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 2340-400=1940(萬元)
甲公司重組損失=(2340-280) -1940=120(萬元)
借:應收賬款一一債務重組 1940
壞賬準備 280
營業外支出一一債務重組損失120
貸:應收賬款 2340
(5)
乙公司重組后應付賬款的賬面價值=2 340-400=1 940(萬元)
乙公司重組收益=2 340-1 940-100=300(萬元)
借:應付賬款 2 340
貸:應付賬款——債務重組 1 940
預計負債 100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收益 300
(6)
2013年5月31日
甲公司:
借:銀行存款 2 040
貸:應收賬款——債務重組 1 940
營業外支出(或營業外收入) 100
乙公司:
借:應付賬款——債務重組 1 940
預計負債 100
貸:銀行存款 2 040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