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力資源規劃
一、人力資源規劃的內涵
廣義定義:是企業所有人力資源計劃的總稱,是戰略規劃和戰術計劃(即具體的實施計劃)的統一;
狹義定義:是指為實施企業的發展戰略,完成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根據企業內在環境和條件的變化,運用科學的方法,對企業人力資源的需求和供給進行預測,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從而使企業人力資源供給和需求達到平德,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勵員工的過程。
人力資源規劃的區分
從期限上分:長期規劃(5年以上);中期規劃(1-5年);短期規劃(1年及以內)
人力資源規劃的內容
1.戰略規劃;2.組織規劃;3.制度規劃;4.人員規劃;5.費用規劃。
二、工作崗位分析的概念
工作崗位分析是對各類工作崗位的性質任務、職責權限、崗位關系、勞動條件和環境,以及員工承擔本崗位任務應具備的資格條件所進行的系統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說明書等崗位人事規范的過程。
工作崗位分析的內容(三個方面)
1.工作范圍的界定,工作內容的分析,與相關崗位的之間的聯系及制約;
2.明確崗位對員工的素質要求,提出本崗位應具備的知識水平,道德標準,心理品質,身體狀況等資格和條件。 3.依程序標準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表述,制定工作說明書、崗位規范等人事文件。
工作崗位分析的作用
1.為招聘、選拔、任用合格的員工奠定了基礎; 2.為員工的考評、晉升提供了依據;
3.是企業單位改進工作設計、優化勞動環境的必要條件;
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資源規劃,進行各類人才供給和需求預測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崗位評價的基礎。
工作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來源
1.書面資料 2.任職者的報告。通過訪談、工作日志方法獲得
3.同事的報告 4.直接的觀察 5.下屬、顧客和用戶
三、崗位規范的概念
亦稱勞動規范、崗位規則或崗位標準,它是對組織中各類崗位某一專項事物或某類員工勞動行為、素質要求等所作的統一規定。
崗位規范的主要內容:
(1)崗位勞動規則(時間規則、組織規則、崗位規則、協作規則、行為規則)
(2)定員定額標準(編制定員標準、各類崗位人員標準、時間定額標準、定量定額標準、雙重定額標準)
(3)崗位培訓規范 (4)崗位員工規范
崗位規范的結構模式:
(1)管理崗位知識能力規范(職責、知識、能力、經歷要求) (2)管理崗位培訓規范
(3)生產崗位技術業務能力規范(應知、應會、工作實例) (4)生產崗位操作規范 (5)其他種類的崗位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