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戰略的概念與特征
1、企業戰略是指企業為了適應未來環境的變化,尋求長期生存和穩定發展而制定的總體性和長遠性的計劃與方略。
是企業經營思想的集中體現,其實質是實現外部環境、企業實力和戰略目標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
2、企業戰略具有全局性、系統性、長遠性、風險性、抗爭性的特征,離開這些就稱不上經營戰略。
(二)企業環境的結構及特點
企業的外部經營環境,按照對企業經營活動影響的密切程度可以分成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
微觀環境指市場和產業環境,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直接影響。
宏觀環境是間接影響企業活動的環境因素:政治、法律、經濟、技術環境。
(三)經營環境分析的方法
主要包括對外部環境的調研和預測兩個方面。
外部環境的調研主要方法:
1)獲取口頭信息。方法有個別交談、調查、訪問、座談會、討論會等
2)獲取書面信息。通過書面資料,如期刊、報紙、會議紀要、企業年報等了解企業外部環境。
3)專題性調研
(四)經營環境的微觀分析
五種力量:
①現有競爭對手的分析是企業戰略分析的最重要任務
②潛在競爭對手的分析
從進入障礙角度分析包括:
產品差異化;規模經濟;絕對成本優勢;進入分銷渠道;資本需求;現有企業的反應
③替代產品或服務威脅的分析
④顧客力量的分析
顧客力量的分析是企業特定經營環境分析的重要內容。
內容包括:企業產品消費群體、顧客購買動機分析等,顧客消費承受能力。
⑤供應商力量的分析。
五種力量都強大,行業平均利潤率會很低;相反行業利潤高,行業吸引力大。
(五)經營環境的宏觀分析
經營環境的宏觀分析是指對企業經營產生影響的政治、經濟、法律、技術、文化等各因素的集合。雖然這些因素與企業經濟活動不直接相連,但它們通過微觀環境因素、影響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趨勢。
1、政治法律環境
政治法律環境是影響企業戰略決策的首要外部條件。
包括社會制度、政府政策、法律的制定與執行以及戰爭與和平等方面的因素。
2、經濟環境
1)經濟體制
2)經濟形勢
3)經濟結構
經濟結構是指國民經濟中不同經濟成分、不同產業部門以及社會再生產各方面在組成國民經濟整體時相互間質的適應性、量的比例性和排列關聯的狀況。
經濟結構一般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產業結構、分配結構、交換結構、消費結構和技術結構。
經濟結構的現狀及其發展變化的趨向預示著企業存在的機會和威脅。
4)經濟政策
3、技術環境
4、社會文化環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