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
第 3 頁:第二章 世界的物質性和人的實踐活動 |
第 4 頁:第三章 世界的聯系、發展及其規律 |
第 5 頁:第四章 認識的本質和過程 |
第 6 頁:第五章 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基本結構 |
第 7 頁:第六章 社會發展規律和歷史創造者 |
第 8 頁:第七章 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 |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重在理解)
(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是哲學中的偉大變革
偉大變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² 創立了唯物主義歷史觀,結束了社會歷史領域中唯心史觀的統治地位。
² 結束了舊唯物主義缺乏能動原則的狀況。
² 為無產階級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是馬哲的內容),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一般發展規律的科學(這是馬哲的對象),是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正確概括和總結(馬哲與具體科學的關系),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體現馬哲的階級性和科學性)。
(馬哲和舊哲學的區別)馬哲克服了舊哲學的兩個分離,實現了兩個統一。
兩個分離“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分離;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和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分離。馬克思吸收了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內核,吸收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因素,拋棄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思想,拋棄了費爾巴哈的形而上學的思想。
(二)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特征:實踐性、革命性、科學性、階級性。
實踐性:主要表現在它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是社會實踐,并為實踐服務。
科學性:它按照世界的本來面貌認識世界,正確地揭示了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
革命性: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注的焦點和目的,就是實際的“改變世界”,“使現有世界革命化!边@種革命性在理論上集中表現為徹底的批判精神。
階級性:它為無產階級及廣大人民群眾的革命實踐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武器。
(三)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這個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貫穿于全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各個環節。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于其他一切哲學的根本之處,在于它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獨特方式,即以實踐為基礎去解決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四) 唯物史觀是馬克思的偉大發現。
要了解馬哲產生之前所有舊的社會歷史理論本質上都是唯心主義的。這種唯心主義有兩種缺陷:一是僅僅看到人們活動的思想動機,而看不到其背后的物質原因(即恩格斯所說的“動力的動力”,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這個動因是社會的物質生產方式,這就堅持了對社會歷史現象認識的唯物論原則,具體到我們今天的實際,那就是發展是硬道理,發展社會生產力是解決中國各種社會問題的最終出路。);二是否認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夸大個人“英雄”的作用。
唯物史觀發現的重要性:它正確地解決了歷史觀的基本問題(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主張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科學地解釋了社會歷史的本質和發展的一般規律、主要動力,認為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唯物史觀創立的意義:它把唯物主義貫徹到歷史領域,克服了包括舊唯物主義在內的一切舊哲學中的歷史唯心主義局限性,并把唯心主義從其最后的避難所驅逐出去;它為社會科學的研究和社會實踐提供了正確的理論指導。
辨析:中國古代認為“君輕民重,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中國古代進步思想,有其局限性,直接的目的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統治。沒有達到科學概括社會發展規律的高度)
(五)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靈魂。
在回答有關與時俱進問題時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實踐性;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關系。
u 實事求是:就是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從中找出其固有的規律,作為行動的向導,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
u 解放思想:就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打破不符合客觀實際的舊的思想觀念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質所在;
u 與時俱進: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指導下的實踐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不斷開拓創新,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品質,也是它的強大功能。
(六)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人們正確認識社會現象、提高道德素質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揭示了人類社會的本質,為我們理解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第二、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我們認識社會提供了辯證法的原則。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唯物論思想,同時又強調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的辯證法思想。今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的思想,深刻地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原則。我們要正確認識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不能像過去一段時間那樣空洞的夸大思想的作用,但又不能陷入只講物質利益,只講金錢,不講理想,不講道德的拜金主義。
第三、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能夠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四、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能夠提供人們對社會發展、社會管理規律的認識和運用能力。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時代
(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科技革命(非重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現代科技革命是相互促進的。
現代科技革命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推動作用主要體現在:
u 現代科技革命中一系列重大成果豐富和深化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
u 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發展拓寬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領域。
u 現代科學研究的新方法引入了哲學領域,使哲學研究的方式方法發生了變革。
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現代科學技術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
u 馬克思主義哲學為科學技術的研究和發展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
u 馬克思主義哲學為現代科學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哲學論證。
u 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助于正確分析和解決現代科技革命進程中出現的新問題。
(二) 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現代西方哲學
現代西方哲學,一般是指19世紀以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和發展的同時,產生和流行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哲學思潮和流派。
現代西方哲學中存在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兩大思潮。
科學主義以實證主義和邏輯實證主義為代表。主張哲學應當像具體科學那樣只關注或研究事物的現象或“經驗事實”,拒絕研究事物的本質,世界的本原和最一般的規律。這種認識往往陷入主觀經驗主義和不可知論。例如,邏輯實證主義者把整個世界看成是“經驗世界”,并傾向于把經驗看成主觀感覺經驗,所以本質上仍然是主觀唯心主義的世界觀。
人本主義思潮主張以人為本體,把人的意志、情感、本能等非理性因素當作個人的本質,甚至理解為世界的本質。因此這種思潮也被稱作為非理性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但又反對科學主義和抽象的人本主義。
(三)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了解)
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與各國實際相結合,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
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及中國哲學的優秀傳統向結合,使之具有中國的作風、氣派,以中華民族的風格和形式表現出來并獲得發展,為中國人民所掌握,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
此過程中有兩次飛躍:其理論結晶分別是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